大圆满心性休息讲解(1995年版)·第4课
继续讲四十二寂静尊的修法。
四十二寂静尊:坛城中央是毗卢遮那佛父佛母双运,身色为蓝色;东方是金刚不动佛父佛母双运,身色为白色;南方是宝生佛父佛母双运,身色为黄色;西方是无量寿佛父佛母双运,身色为红色;北方是不空成就佛父佛母双运,身色为绿色。这是坛城的中央和四方。
坛城的四隅有文殊菩萨、观音菩萨、弥勒菩萨等八大菩萨和鬘女、花女等八大菩萨女。
八位护门:东门是忿怒阎魔敌与阎魔敌母双运;南门是尊胜佛父佛母双运;西门是马头金刚佛父佛母双运;北方是甘露漩佛父佛母双运。这是护门八尊。
坛城的外围是诸位护法神,你们修的时候也可以看看《闻解脱》的寂静坛城。
六能仁是释迦牟尼佛在六道众生面前显现的六位本师。天道是帝释天能仁;阿修罗道是净心天能仁;人道是释迦能仁;旁生道是坚固狮能仁(狮子口能仁);饿鬼道是焰口母能仁;地狱道是阎罗卒能仁。这是六能仁,很多中阴窍诀中讲得比较广。
这是昨天讲的四十二寂静尊的坛城,后面在十三品中还会广说六能仁、四十二寂静尊和五十八忿怒尊。各本尊的身色、所持的手帜等,在《闻解脱》的坛城以及我们请的佛像中都能看到。
从较低的修法角度讲,寂静坛城和忿怒坛城都是显现于外的坛城;从中等的修法角度讲,寂忿坛城就是自己的心,每个众生的心间有寂静坛城、头顶有忿怒坛城,在死亡时,寂静坛城和忿怒坛城会自然显现出来。如果生前学过《闻解脱》和《大幻化网》,那么在寂静坛城和忿怒坛城显现时,无论是五部佛父佛母、八大菩萨菩萨女,还是六能仁,你都能立即认识他们的本来面目,从而在中阴时获得解脱。相反,如果没有认识他们,反而将他们看作阎罗卒、邪魔或敌魔,则会马上堕入轮回。因此,我们现在就要认识这些本尊,将文武百尊供在坛城里也很重要。之前印过一些文武百尊坛城的卡片,但印得不够,所以没有发。实际上,如果能将文武百尊的卡片随身携带,也算是一个系解脱。
如果能将系解脱戴在身上、每天念诵系解脱,这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,如果做不到每天念诵,也应该经常念诵“嗡热乐热乐吽久吽”等本尊心咒,以及昨天讲到的三世诸佛身语意的心咒“嗡阿吽”或五佛的种子咒“嗡吽张舍阿”。这在《三处三善引导文》的第一百个修法中有。
当然,无量殿的细节部分,包括各本尊的位置等,仅仅通过口头描述,大家可能很难通达,等大幻化网坛城建好之后,我们可以一起去看看,然后我在里面给你们一一指出来,“这是哪位本尊,这是哪位能仁”,这样也可以。
当时请那位色达的喇嘛建坛城时,我们也画过一次。无量殿的哪个位置是哪位本尊、身色如何、持什么样的手帜……有一年给密宗班上课时也专门讲过、画过。
这方面的汉文资料不多,所以很多从汉地来求法的人,只知道有坛城这么一回事,但对《闻解脱》、《大幻化网》以及五方佛、八菩萨等本尊的位置和修法却知之甚少。因此,我们首先要对坛城及各本尊有一个大概的了解,这很重要。
前面已经讲了灌顶和生起次第,今天讲圆满次第入定之方法。
自心本来本尊性,身为坛城语密咒,
一切圆满大智中,誓言智慧尊无二,
无有迎请不需送,无有贤劣与取舍,
本是坛城之自性,了知此理而明观,
本来即是坛城性,是故如此而观修。
这一段主要讲圆满次第入定的状况。从最高的见解来讲,一切都是心的幻化,自己的身体本来就是坛城,因此没有所谓的迎请或送回。见解高的人,念诵的仪轨也很简单,不必先迎请诸佛菩萨,最后再将诸佛菩萨送回,这些都不需要。
法王每次灌顶时,只是念几个心咒,然后马上就给弟子们灌顶。但一般的上师如果要灌顶,还是要按照仪轨,次第地圆满所有仪轨中的内容,比如首先迎请,然后持诵几百上千遍的本尊心咒,再供养,最后送回,这些圆满之后才能给弟子们灌顶。如果已经证悟了最高见解,则不需要繁复的仪轨,以非常简单的方式就能圆满一切。
无上瑜伽的最高修法,一般没有迎请、送回等,但作为初学者,或是想要广修,也可以从皈依、发心开始,然后迎请、供养、请求所欲,紧接着观想并念诵本尊心咒,之后再将本尊送回,这样修也可以。
“自心本来本尊性”,自心即是本尊,五佛及三世一切诸佛的本性与自己的心性无二无别。
“身为坛城语密咒”,从究竟实相的角度讲,我们的身体是本来清净的,与佛的坛城、无量殿无二无别;我们的语言、音声与密宗的咒语无二无别。
“一切圆满大智中”,身语意及智慧本来圆满于大智慧中。
“誓言智慧尊无二,无有迎请不需送,无有贤劣与取舍”,自心即是本尊,誓言尊者与智慧尊者无二无别,所以不必招请、融入。
在较低的修法中,通常需要将自己观为誓言尊者,然后从自性刹土中迎请智慧尊者融入自己,从而获得一切身语意的悉地。但在最高的修法中,智慧尊者和誓言尊者本来无二,所以并不需要迎请、祈祷、送回等,这些戏论取舍都不需要。
“本是坛城之自性,了知此理而明观”,心的本性即是坛城,自心本来就是佛,安住于这一定解中明观。
“本来即是坛城性,是故如此而观修”,心性本来就是坛城,并不是以前不是坛城,观想的时候才是坛城,没有观想的时候就不是坛城;我们本来就是佛,并不是给你介绍的时候才是佛,没有介绍的时候就不是佛,不是这样的——而是本来就是佛、本来就是坛城,只是之前没有认识,而现在依靠上师的直指已经认识了,只有这一个区别。
当然,我们经由上师的指点,已经知道身体即是坛城、心的本性即是佛,可是由于流转了很长时间,串习了浓厚的习气,被习气所覆的缘故,我们还是常常遗忘自己的本性,并没有将自己的身体当作坛城。
比如说,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就以为自己的母亲已经去世了,而把面前的母亲当作自己的姐姐,从小到大一直称呼自己的母亲为“姐姐”。在他27岁时,有人告诉他说:“她其实不是你的姐姐,而是你的母亲。”他到处去问,后来发现一直以为的“姐姐”原来真的是自己的母亲。他虽然理智上知道了“姐姐”是他的母亲,可是由于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气和习惯,在见到母亲时,还是一直认为她就是姐姐,将母亲执为姐姐的念头始终转不过来。
同样的道理,虽然经由反复抉择或上师的引介,我们从道理上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体是坛城、自己的心就是佛,可是由于无始以来的串习,实执和贪嗔痴等烦恼习气非常坚固,这样迷妄的执著,一时半会儿还很难消尽。
刚才讲了,证悟境界高深的瑜伽士不需要祈送,也不需要念诵繁复的仪轨,但对初学者来说,这些都需要。不然的话,有些弟子本来没有证悟,对誓言尊者和智慧尊者也有一定的取舍执著,却自以为是地说:“上师不需要行持这些,我也同样不需要。”上师确实很了不起,念一个心咒就可以灌顶,可是有些弟子,该装的时候不装,不该装的时候却偏要装,也学着念一个心咒就给别人灌顶。上师已经证悟了最高境界,可以自在地行持,但你没有证悟,当然不能像上师那样行持。
在有些无上大圆满的修法仪轨中,也有招请、祈送和回向,因此,对初学者来说,这些是一定需要的。
后行若有贪执者,次第收摄无缘中,
远离戏论而安住。
这是讲最后的收摄,收摄也很重要。在很多修法中,首先是观器情世界化光,然后融入上师,上师再融入自己,最后自己消融于法界,以这样的方式收摄。实际上,只要对本尊有执著,就需要收摄,如果对本尊没有执著,则不用收摄,直接回向即可。如果在修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时生起了执著,那么就次第收摄——首先观器情外境化光,然后融入上师,上师再融入自己,最后自己消融于法界,入定于无所缘、离执著的离戏法界中。
倘若无有贪执者,如幻水月境界中,
善根回向诸有情。
倘若没有对本尊的执著,那么就在如幻、如梦、如水月、如阳焰般显而无自性的境界中,将善根回向于一切众生。
诸行明空幻化行,刹那无散当了知,
相为本尊声咒语,诸忆念心乃智慧。
在后得位时,时刻忆念明空无别的境界,不要有刹那散乱,同时将一切显现观为上师或本尊的身语意。
“诸行明空幻化行,刹那无散当了知”,应当将吃饭、行住坐卧等一切威仪都观为明空无别智慧的幻化——虽有显现,但无自性。
真正具有很高证悟境界的大瑜伽士,对好话不会执著,对坏话也不会执著。有些高僧大德始终安住在如梦如幻的境界中,无论别人说什么,对他来说无利无害。
“相为本尊声咒语”,一切色法观为本尊的身相,好与不好的一切声音都观为本尊或上师的心咒。
“诸忆念心乃智慧”,无论是贪心、嗔心等不好的念头,还是信心、大悲心等好的念头,都观为明空无别的智慧境界。
实修大圆满的瑜伽士,在后得位应当以这样的方式将贪嗔痴烦恼、遇到的境缘等一切显现转为道用,依此可以消尽业障、增上证悟境界。
接下来讲誓言和行为。
净护根本分誓言,应知不舍与应行,
应取应修各五种,共为二十五誓言,
摄略身语意誓言,即修自心清净法。
“净护根本分誓言”,守持清净的根本和支分誓言。
根本誓言若广讲,可分为十四根本戒,我在新加坡时讲过一次。莲花生大士也讲过身语意的根本誓言:身誓言是经常观想本尊身相,同时断除杀生、偷盗、邪淫三种身恶业;语誓言是经常念诵本尊心咒,同时断除妄语、绮语、恶语、离间语四种语恶业;意誓言是在心里观想本尊的智慧,同时断除贪心、嗔心以及邪见。总之,身语意的根本誓言是断除十不善,并且经常观修受灌本尊的身语意。
“应知不舍与应行,应取应修各五种,共为二十五誓言,摄略身语意誓言,即修自心清净法”,密宗的誓言本来千千万,非常多,但归纳而言就是这二十五种支分誓言,这些也包括在身语意的誓言中,分别是应知五誓言、不舍五誓言、应行五誓言、应取五誓言、应修五誓言。
首先讲应知五誓言:应知五蕴即五佛、五大即五佛母、五根与五根识即五菩萨、五境即五菩萨女、五类分别识聚即五本尊。总之,器情所摄的一切法本来就是清净的。
不舍五誓言:不舍贪心、嗔心、痴心、傲慢和嫉妒。对证悟了密宗最高境界的瑜伽士来说,贪嗔痴慢妒五毒的本性即是五佛,因此不能舍弃。但有些没有闻思过的人说:“贪心、嗔心等直接行持就可以,这是我们密宗的分支誓言。”并不是这个意思,若是还未证悟的初学者,当然不能放纵烦恼、颠倒行持!
应行五誓言:应当行持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和绮语。你们肯定会误解为:“凡是修密宗的人,一定要杀生、一定要偷盗、一定要妄语……”其实并不是表面上的意思,但实际意义我们这里不说。
你们有些人才刚进入密宗,听了之后会不会有点害怕?不用害怕,这不是应该害怕的地方,而是值得高兴的地方,众生在证悟之前,认为杀盗淫妄是很不好的行为,但对证悟境界较高的瑜伽士来说,这些反倒需要行持,只不过不是以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去行持,而是以密宗中甚深的窍诀和方法去行持。
那么,我们作为初学者,要如何守护这些誓言呢?荣索班智达和无垢光尊者都说过,初学者应该从反面来守护,即不杀、不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绮语。因此,我们以断除杀盗淫妄的方式来守持誓言。
应取五誓言:应当取受大便、小便、白菩提、红菩提以及大肉(人肉)。在密宗的会供中,经常需要使用这些精华物。许多印藏的大德,对于净与不净没有丝毫执著,他们通过供养本尊五甘露,可以迅速积累资粮,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。当然,我们作为初学者,内心对清净与不清净还有一定的执著,因此只能供养诸佛菩萨清净的供品,而不能直接供养五甘露。
应修五誓言:应当修持五部佛,即中方的善逝部、东方的金刚部、北方的降魔部、西方的莲花部、南方的珍宝部。
这以上是二十五种支分誓言,有些是从建立的角度讲的,有些则是从遮破的角度讲的,在这些誓言里面,哪些是我们初学者能直接行持的呢?只有应知五誓言和应修五誓言,而另外三种,初学者不能直接行持——虽然不能直接行持,但也不算违犯密乘戒。
法王为主的许多高僧大德经常说,密宗的有些支分誓言,初学者暂时还做不到,而且也不能做,如果以守持誓言为借口直接行持,只会导致自己堕入金刚地狱,非常危险!
莲花生大士的传记中记载过日扎被降伏的故事。日扎听了密宗的法语后,不知其密意,放纵烦恼颠倒而行,杀盗淫妄无恶不作,最终堕入金刚地狱,弥勒佛出世时,仍然不得解脱。
因此,修持密法首先一定要依止真正的上师,之后通过听闻来了知哪些应行、哪些不能直接行持。如果根基不够,却直接行持密宗中的甚深行为,其结果只能像日扎那样,堕入地狱,自讨苦吃。《莲师广传》现在有汉译本,从日扎的经历可以知道,密宗的有些甚深行为,初学者千万不能直接行持,否则非常危险!有些也不能辩论,初学者辩论倒是很简单,但直接行持是很困难的。
“即修自心清净法”,无垢光尊者的这句话非常重要,意思是说,所有的誓言归根结底就在于清净自心。上面讲的这些誓言,行也可以,不行也可以,只要心清净,其实就是在很好地守持誓言;相反,如果心中仍有贪嗔痴等的染污,说明誓言守持的并不好。因此,如果要很好地守持誓言,最重要的就是清净自心。关于这一点,《密宗大集》中有很多教证,无垢光尊者在《心性休息大车疏》中也引用了不少教证。
现在很多人还是不清楚密宗的誓言到底应该如何持守。无垢光尊者在这里说,只要心清净,就是在很好地持守密宗誓言,如果心不清净,说明誓言持守得并不好。
接下来讲密宗中提到的殊胜日和殊胜时间。
望晦初八二十九,初十廿五之日夜,
应当精勤于念修,会供酬补与忏悔。
“望晦初八二十九,初十廿五之日夜”,每个月的十五、三十、初八、初十、二十五、二十九是修持悉地以及酬补忏悔的节日。在这些日子修行,相较平时更为殊胜。
我们学院在每个月的十五、三十都会诵戒,初十、二十五都会举行会供。按理来讲,每个寺院都应该这样行持,为什么呢?因为平时违犯的别解脱戒需要通过诵戒来忏悔清净,而平时违犯的誓言戒则需要通过会供来清净。如果平时违犯了密乘戒,或是做了一些对诸佛菩萨不恭敬的事情,可以在初十的莲师会供和二十五的空行会供中,忏悔和酬补当月所违犯的誓戒,这非常重要。
“望日”是十五日,“晦日”是三十日,很多续部中都说,在这两天诵经持咒、行持善法,功德会成百上千万的增长;相反,如果杀生、造恶业,过失也会成百上千万的增长。就像在神变月,无论善业、恶业,都会成十万倍的增长一样。
我们藏族在每个月的殊胜日都有行持善法的习惯,比如说,“今天是三十,一定要好好念经,千万不能杀生,如果杀害了一条生命,就相当于杀害了千百万条生命,罪过非常大。相反,念诵一部经典,就相当于念诵了千百万部经典,功德也会非常大!”
我去年在印度请了一本书,书中将佛经中讲的殊胜日功德增倍的教证列举了出来。我本来想翻译,后来一直没时间,不过无垢光尊者在这里讲得已经很好了。
这里还提到了初八和二十九,汉地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初八;藏地好像对二十九日并没有特别重视,但无垢光尊者在这里明确地提到了二十九日,所以二十九日也是很重要的日子。
“应当精勤于念修”,在这些殊胜的节日忏悔、酬补、会供是非常有必要的,以后也可以给你们简单地翻译一下《会供集》。
一般来讲,初十的白天与二十五的夜晚是空行集聚的时段;空行通常在孤树下、山岩以及海岛等地聚集,如果能在这些地方祈祷、会供,将会非常殊胜。
从自身来讲,在初十、二十五日,自身的风脉明点旺盛,风脉明点旺盛时,修任何本尊都容易成就。从最高的无上瑜伽续的观点来讲,我们的身体有二十四胜处,在殊胜日,十方诸佛菩萨和空行会聚集在我们的二十四胜处做会供,并赐予加持。因此,无论是从外在的因缘来讲,还是从内在的气脉明点来讲,初十和二十五都是非常殊胜的日子。
“会供酬补与忏悔”,酬补就是在诸佛菩萨面前忏悔自己之前做过的令他们不欢喜的事情,比如违犯的誓戒以及造下的罪业等。通过会供与忏悔,还净一切誓戒之后,才能继续得到诸佛菩萨赐予的加持和悉地。金刚橛等各修法仪轨中,专门有酬补的部分。
接下来讲修持生圆次第所具有的殊胜功德。
风心明点脉瑜伽,勤修彼等最深要,
明乐无念双运修,修密即生圆佛果。
“风心明点脉瑜伽,勤修彼等最深要”,风心、气脉、明点的瑜伽修法,意义极其甚深。
“明乐无念双运修”,就像《大圆满禅定休息》中所讲的那样,明乐无念双运修。
“修密即生圆佛果”,若精进修持,今生就能成就佛果。
最后回向。
依此无上最密藏,趋入黑日嘎城中,
业惑所逼三有众,疲劳心性今休息。
只要依照上述密要如法修持,就能安住于具德忿怒坛城的境界。这个世界上的众生,一直被业惑烦恼所逼迫,但通过实修上述窍诀,疲劳的心性便能得以休息。
大圆满心性休息中第九品
生圆双运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