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圆满心性休息讲解(1995年版)·第2课
首先以见抉择真实义,然后以修实地修持。“以见抉择”分九个方面,昨天讲了外三续各自修法的区别,今天讲内三续,也就是无上三续。
大瑜伽续主修法,玛哈生次风方便,
阿讷明点圆次慧,阿底一切无二智,
诸法本来平等性,了知此理而实修。
“玛哈生次风方便”,玛哈约嘎以修风、修方便生起次第为主,这在玛哈约嘎的修持仪轨和相关论典中有阐述。
“阿讷明点圆次慧”,阿讷约嘎以修精华(明点)、修智慧圆满次第为主。《大幻化网》属于阿底之玛哈,主要讲生起次第。
“阿底一切无二智”,在阿底约嘎中,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无二双运而修,智慧和方便也是无二双运而行。因此,阿底约嘎的核心理念在于无二。
“诸法本来平等性,了知此理而实修”,阿底约嘎的见解最高——诸法的本体皆具平等性,无论是清净与不清净、本尊心与凡夫心,所有法的本体都归于诸佛的等性。虽然表象各不相同,但其内在本性始终如一。诸法本来就是如此。首先,了知一切法本来即是平等性,然后依靠上师的窍诀,如是安住在这样的本性上,这就是修持阿底约嘎的唯一方法。
接下来讲,上述诸乘修的都是唯一坛城的本性。
我与众生本正觉,蕴界处等一切法,
明观其为一坛城,修持生圆二次第。
一切都是坛城的本性,无论是修生起次第还是修圆满次第,都需要观本性而修。
“我与众生本正觉”,从本体实相上讲,我与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。这一点,不仅是密宗,显宗的《宝性论》中也如是承认。
“蕴界处等一切法,明观其为一坛城,修持生圆二次第”,将五蕴、十二处、十八界所摄的一切法,都观为离一切戏论、本来清净的坛城;无论是修生起次第,还是修圆满次第,都不能有顽固的执著,一定要断除执著而修。
第一个科判“以见抉择”已经讲完了,接下来讲第二个科判“以修实地修持”。
“以修实地修持”分三个方面:能解脱的窍诀、能成熟的灌顶,以及行为与誓言。
按照一般的次第,首先应该是能成熟的灌顶,然后是能解脱的窍诀,最后是行为和三昧耶戒。不过在这里,无垢光尊者首先讲了能解脱的窍诀。能解脱的窍诀又分为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,首先讲生起次第。
生起次第分五个方面,首先讲生起次第的主要功能和密意,即断除四生之习气。很多人为什么要修生起次第?因为好好修持生起次第,就能确保后世不再堕入三界轮回。
在三界轮回中结生,必须经过卵生、胎生、湿生、化生这四生中的任意一种——在轮回中结生,也只有这四种方式。通过修持生起次第,断除了在轮回中结生的种子和助缘之后,就再也不用在三界轮回中流转。麦彭仁波切和敦珠仁波切在他们的《大幻化网讲义》中也是这样讲的——依靠修持生起次第来断除四生之习气。
说修生起次第理,四生次第四修法,
这里依照胎卵湿化四种投生方式,而相应地讲述了四种不同的生起次第修法。
首先讲能断除卵生习气之生起次第修法。
为净卵生之习气,前行皈依与发心,
略修生起次第后,迎请福田供养已,
修无自性先二资,后广修持生圆者,
初如蛋中孵小鸡,略广生圆次第修。
“为净卵生之习气”,为了断除卵生的习气,确保以后不再以卵生的方式投生轮回而修持本尊。由于卵生有两个阶段:首先母鸟生蛋,然后蛋生小鸟;因此,净除卵生习气的生起次第修法也有两个阶段:首先略修,然后广修。
略修:
“前行皈依与发心,略修生起次第后”,首先皈依、发心,然后将自己观想为本尊佛父佛母。
“迎请福田供养已”,之后从自性刹土中迎请本尊坛城(积累福慧资粮的对境,因此是福田),在其面前供养、顶礼、忏悔、请转法轮、祈求所欲,等等。
“修无自性先二资”,一切圆满之后再念诵“班则莫萨”,将智慧尊者送回自性刹土,最后在一切都不执著、无缘无分别的空性中入定。在智慧尊者面前供养、顶礼、忏悔等是积累福德资粮,最后入定于不可思议的境界是积累智慧资粮——在这个简单的略修法中也能迅速圆满福慧两种资粮。
广修:
“后广修持生圆者”,其后,于空性中刹那明观本尊的种子字;本尊的种子字在刹那间显现为本尊的手帜,比如金刚杵、宝剑等;本尊的手帜又在刹那间显现为散发无量光芒的本尊。
“初如蛋中孵小鸡”,这是从比喻来讲,就像母鸟先生蛋,然后从蛋中孵出小鸟一般。
“略广生圆次第修”,这是能断除卵生习气的生起次第修法,首先略修,然后广修,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在同一座上修。
在其他的《大幻化网》讲义中,生起次第部分只讲生起次第,没有提到圆满次第,但《大圆满心性休息》在讲生起次第的修法时,也提到了圆满次第。从次第来看,圆满次第应该在后面讲,这里讲生起次第时,似乎不需要提到圆满次第。但实际上,圆满次第可以分为有相圆满次第和无相圆满次第,所以,这里提到圆满次第也没有任何问题。
在《大圆满心性休息实修法·菩提妙道三处三善引导文》中,每个修法都有一位相应的本尊,你们实修时,最好按照《三处三善引导文》来修。
接着讲能断除胎生习气之生起次第修法。
为净胎生习气说,皈依发心空性中,
种子标志身光等,如前依次而广修,
前不略修生圆者,风心红白明点中,
凝酪膜疱坚肉等,直至全身出生间。
“为净胎生习气说”,为断胎生习气而修生起次第。
胎生有七个阶段:心识入于不净种子,不净种子逐渐形成凝酪、膜疱、血肉、坚肉、鱼形身与龟形身直至身体圆满。与之相应,这一生起次第的本尊观修法,也需要四到五个阶段。
“皈依发心空性中”,修本尊之前,先皈依、发心;接着念诵空性咒语“索巴瓦”将诸法观为空性;于空性中明观本尊的种子字,比如金刚萨埵的种子字吽(ཧཱུྃ),或文殊菩萨的种子字德(ཧྷཱིཿ);种子字刹那显现为本尊的手帜,比如金刚萨埵的手帜金刚杵,或文殊菩萨的手帜宝剑;本尊的手帜刹那显现为五光团;五光团刹那显现为本尊的身相;同时,将自己观为誓言本尊,之后邀请智慧本尊,然后在其面前供养、顶礼等。这之后的修持,与前面讲的断除卵生习气之生起次第的修法相同。
“种子标志身光等”,颂词中是“身”在前,“光”在后,不过讲义中是“光”在前,“身”在后。也就是说,先观想种子字,然后观想种子字变成手帜,手帜显现为光团,光团显现为身相。
“如前依次而广修”,依照前面讲的断除卵生习气之生起次第的修法次第而广修。
“前不略修生圆者”,卵生有两次出生,而胎生只有一次,是直接从母胎中出生,所以不需要像前面那样先略修再广修。这个修法只需要广修。
“风心红白明点中,凝酪膜疱坚肉等,直至全身出生间”,不清净的心识首先依靠业风进入父母的白红不净种子明点,之后形成凝酪、膜疱、血肉、坚肉、鱼形身、龟形身直至身体圆满。
这是比较广的断除胎生习气之生起次第的修法,许多生起次第都是这样修的。
这几个修法非常重要。这每个修法在《大圆满心性休息实修法》里都有具体的修法引导。如果不想再继续转生轮回,就一定要修好生起次第——只要修好了生起次第,就能断除四生之习气,从而阻塞轮回的投生之门。
然后讲能断除湿生习气之生起次第修法。
为净湿生之习气,皈依发心空性中,
唯诵诸尊之名号,明观本尊修生圆,
如聚温湿形成身,极为易成而出生,
无需观修种子字,及标志等广修法。
“为净湿生之习气,皈依发心空性中”,为了断除湿生习气而修生起次第。首先皈依、发心,然后念诵空性咒语“索巴瓦”将诸法观为空性。
“唯诵诸尊之名号,明观本尊修生圆”,这个修法不需要观种子字、手帜等,只需要将自己观为本尊,然后念诵本尊名号即可。比如以文殊菩萨为本尊,首先皈依、发心,将诸法观为空性,然后于空性中刹那将自己明观为文殊菩萨,同时尽量念诵文殊菩萨名号。
“如聚温湿形成身”,只要具足温暖、潮湿等因缘,湿生的众生就会显现。春夏季节,天气温暖,气候湿润,虫子等湿生的众生应运而生。
“极为易成而出生,无需观修种子字,及标志等广修法”,湿生很容易形成,所以能断除湿生习气的生起次第修法也很简单,只需要将自己明观为本尊,然后念诵本尊名号即可,而不需要观种子字、手帜等。
为净化身之习气,刹那明然修生圆,
如同化生刹那现,无需名渐修生圆。
“为净化生之习气,刹那明然修生圆”,为了断除化生习气而修生起次第。这个修法不需要念诵本尊名号,只需要在刹那间将自己明观为本尊。《闻解脱》中,这四种生起次第的修法都有。
“如同化生刹那现”,极乐世界的众生就是化身,地狱和饿鬼道的众生,大部分都是化身。有些人觉得活佛是化身,很了不起,其实化身也代表不了什么,地狱的众生都是化身,也是“活佛”。
按照《俱舍论》的观点,地狱和饿鬼道的众生一般都是化生,旁生一般是湿生、胎生和卵生,人类大部分是胎生,但也有卵生、湿生和化生的情况,以前印度的很多佛菩萨,包括莲花生大士,都是以化生的方式降生在莲花中。
“无需名渐修生圆”,不必念诵本尊名号,直接将自己观为本尊即可。
这以上是断除四生习气的生起次第修法。
前段时间讲《三处三善引导文》时,我想你们很多人已经知道怎么修了。这次学习《大圆满心性休息》,大家应该懂得生起次第的主要功德和最重要的作用。修生起次第最重要的作用,就在于断除四生习气,不再转生三界轮回。
如是前述四修法,自何生摄主修彼,
为净习气皆当修,尤其初学依卵生,
稍稳固者依胎生,极稳者依湿生修,
串习真实稳固者,依照化身瞬顿生。
“如是前述四修法,自何生摄主修彼”,上面讲了四种生起次第的修法,自己属于哪种投生方式所摄,就主修那一生起次第的修法。一般来讲,我们人类都是胎生,所以最好主修断除胎生习气的生起次第修法。
“为净习气皆当修,尤其初学依卵生,稍稳固者依胎生”,如果按照次第,那么首先应该修持断除卵生习气的生起次第修法,然后依次修断除胎生、湿生、化生习气的生起次第修法。
尤其是初学者,最好先修断除卵生习气的生起次第修法,像这样先略修后广修,比较容易修成。
当你的修行有了一定的进步,比较坚定、稳固时,再以四金刚或五金刚的观想方式修持断除胎生习气的生起次第修法。无垢光尊者在这里讲的是四金刚的观想方式,而贡秋仁波切等其他大德一般是按照五金刚的观想方式来讲。
“极稳者依湿生修”,修行境界极为坚定、稳固时,再修持断除湿生习气的生起次第修法。
“串习真实稳固者,依照化身瞬顿生”,修行境界非常坚定、稳固时,比如境界很高的瑜伽士,就应该主修断除化生习气的生起次第修法。
这以上是生起次第,接下来讲圆满次第,分四个方面来讲。
圆次亦分有无相,摄生次后如云消,
无缘中住为无相,当知彼圆生次第。
“圆次亦分有无相”,圆满次第分为有相圆满次第和无相圆满次第。
首先讲无相圆满次第。
“摄生次后如云消,无缘中住为无相,当知彼圆生次第”,如同虚空中的云消融于虚空中一般,修生起次第时所观想的本尊、手帜、心咒等都收摄于空性中而入定于无缘、不执一切的不可思议境界。这是无相圆满次第。
然后讲有相圆满次第。
初学者破生次执,对治显现之实执,
现时自性离戏论,不散修依有相次;
稳固者破圆次执,对治空性之相执。
“初学者破生次执,对治显现之实执”,初学者主要破除对生起次第的执著。很多人对生起次第有实执,观修本尊时,一直认为本尊是实有的,“文殊菩萨特别好看,他具有无量无边的智慧”。像这样也是一种执著,堕入了实执的边,所以,应该以无相圆满次第的方法断除对于显现的实执。
“现时自性离戏论”,在观本尊的种子字、手帜和身相时,虽然有显现,但显现的本性是离一切戏论的,也就是说,在显现的当下就远离一切戏论。
“不散修依有相次”,于生起次第的境界中,心不散乱而安住,由此显现明乐无念之智慧,这是有相圆满次第。
“稳固者破圆次执,对治空性之相执”,境界坚定、稳固的瑜伽士,主要破除对无相圆满次第的执著,或者说对空性的执著。无相圆满次第还有对空性的执著,对空性的执著也是执著,所以应该以有相圆满次第的方法断除对于空性的执著。
无论是对显现的执著,还是对空性的执著,都需要断除。
外界一切诸显现,生起次第方便性,
无执心识圆次慧,诸时无合无离现。
“外界一切诸显现,生起次第方便性,无执心识圆次慧”,从显现的角度讲,叫生起次第,也叫方便;从空性的角度讲,叫圆满次第,也叫智慧。
“诸时无合无离现”,其后所现的生起次第方便,与通达无执著的圆满次第智慧,这二者恒时无离无合而显现。也就是说,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虽然在显现上有区分,但从本性上来讲,是无二无别、无离无合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