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方广总持经讲解·第8课
2020年11月24日
昨天讲了谤法的很多种类,希望各位好好消化,再三思维。我如果不讲解,即使水平较高的人,能不能通达经文的意义也不好说。“佛法无人说,虽慧莫能了”,讲经说法很重要。如果没有引导和开示,即使自己智慧高超,也不一定能通达。
对不同种类的谤法罪,我们要经常思维。希望大家永远记住这些内容,不要三天的热情一过,就将其抛之脑后。很多人在三天之内,会以正知正念摄持自己:“谤法罪很可怕!说话一定要注意,不能说别人的过失。”但凡夫人的正知正念薄弱,造恶习气深重,用不了多久,就全部忘记了,这样很可惜。上师如意宝24年前讲过这部法,我现在不敢说全部记得,但相当一部分内容还是有印象,所以在这方面一直比较注意。
| “复次,文殊师利,若声闻说法、若菩萨说法,当知皆是如来威神护念力故,令诸菩萨等作如是说。
“此外,文殊师利,如果声闻说法、如果菩萨说法,当知这都是如来的威神加持力,令这些菩萨等如是说法。”
“声闻说法”的意思是,如果我们有说声闻法的能力和辩才。此处藏译本和汉译本有点不同,但也可以这么讲。“若声闻说法”可以解释为,小乘行者说法或者有说声闻法的辩才;“若菩萨说法”,即菩萨说法或有说菩萨法的辩才,两个意思基本相同。比如我讲《俱舍论》《阿毗达磨》《毗奈耶经》等,即是声闻乘的说法;我讲《大乘学集论》《入菩萨行论》《中观根本慧论》等,即是菩萨乘的说法。
应该知道,不管是小乘行者说法,还是菩萨说法,都是依靠如来的威神力、加持力和护念力,而不是依靠自力。如果没有如来的加持,世间所有善知识都不能如实了达大小乘的究竟意义。正因为有如来的加持、护持、幻化力和神变力,我们才可以随心所欲地宣讲大乘法或小乘法。这一点,大家心里应该清楚。
不仅说法,听懂法义也要依靠如来的加持力。如果没有如来的加持,在座各位不可能听懂《大乘方广总持经》的经义。喑哑者和旁生没办法听懂法义,一方面有业力的障碍,另一方面,也是因为如来无法在他面前显现,对他作加持。
说法者是如来的代言人,获得了如来的加持,因此是非常严厉的对境,故而不能诽谤。不仅是给自己讲法的法师,我们不能诽谤;给别人讲法的法师,同样不能诽谤。一个人如果经常念经、诵经,或给别人讲“诸恶莫作、诸善奉行”的道理,即便没有堪布、堪姆、法师的名称,谁也不能说他不是法师。
所谓的法师,从广义上讲,概念是比较宽泛的。经典中说,给别人讲一个偈颂,或给别人读一个偈颂,都属于法师的范畴。有些人虽然没有法师的资格,但在事实上已经成了法师。就算不能给人当法师,在牦牛旁边,拿个转经轮,偷偷靠近牦牛,然后大声念“嗡玛尼贝美吽、嗡玛尼贝美吽”——吓得牦牛一下子跑掉了,这样的人,我们也很难断言,他一定不是法师。所以,不要认为,不说过失只是针对给自己说法的堪布堪姆,对其他法师就可以随便说。实际上,对所有的法师,我们都不能说过失。
有一部经叫《善恭敬经》,内容不多,里面讲到:“师实有过,尚不得说,况当无也。”如果法师真的有过失,尚且不能给别人宣讲,何况他本来没有过失,你却无因诽谤,那更加不合理。因此,我们要守护自己的心,不要说任何一位法师的过失。
| 文殊师利,如彼愚人于佛现在犹生诽谤,况我灭后受持我法诸法师等而不被谤?何以故?魔眷属故,当知是人堕于恶道。
“文殊师利,有些愚笨的人,佛在世的时候,他们都会加以诽谤,更何况是佛灭度之后了?受持佛法的诸位法师,不受他们诽谤是不可能的。为什么呢?因为这些诽谤法师的人,不管佛陀在不在世,都是魔的眷属,当知这些人将堕于恶道。”
“魔眷属故”,藏译本说是被魔加持之故。法护的译本说是为魔所乱,也是被魔加持的意思。
佛陀在这里讲得很清楚,佛在世尚且有很多人诽谤法师,更何况佛不在世了。他们不诽谤佛的代言人、不诽谤法师,是绝不可能的。原因是什么呢?这些人已被魔加持,心不自在、心不正常,随心所欲,什么话都说得出来。
现在,有些人以上师、活佛的名义化缘、造像,有些人则说自己是上师的空行母,逼得大德们不得不通过官方网站,多次进行声明、澄清。如果只是诽谤个人,也无所谓,但这样继续下去,可能会毁坏很多众生的法身慧命。这些人,要么是有其他目的,想骗人,要么是有嫉妒心,要么是精神不正常。
学院也一样,不管是造佛像,还是供僧,都从来没有公开或私下化过缘。但是,即使我们公开声明“不化缘”,那些被魔加持的人还是会说:“上师是有密意的。上师说的不化缘,实际上就是化缘的意思。”真的是被魔加持!该通达的密意不通达,没有密意却偏说有密意。还有些人,拿着各种各样的加持品,对别人说:“这是上师加持过的,上师让我悄悄化缘。”这些都是无端诽谤,对僧众和整个道场非常不利。这些人都被魔加持了。
我们在这里30多年了,不管了义、不了义,都不想以化缘的方式造佛像、印经书或是放生,事实上也从来没有过。人都有自知之明,对此,我们心里还是清楚的。我想,一些高僧大德也是这样,他们的行为本来很清净——可以三宝作证,但最后却不得不出来公开声明。在我的印象中,对一些大的事情,我也总是不得不说。包括我2016年讲《法华经》的时候,网上也有各种各样的声音,后来我也在官方平台上澄清过。
有些人的心,确实就像法护译本所说的“为魔之所乱”,没有正常的心态,没有道德的底线,对各种各样的事情,都可以信口开河,乱说一通。
有时候,看到别人化缘或者做别的事情,我们应该用智慧分析,不要人云亦云、随声附和。不然,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被骗的。现在的人,有很多目的,尤其疫情过后,很多地方经济都不太好。藏族有种说法:“没有木材时,想烧自己的房子;没有财富时,想偷隔壁的财物。”现在经济不景气,众生福报浅薄,以佛教的名义,以欺骗的手段,通过网络等途径,非法敛财的现象比较多。对此,在座的各位要多加注意。
最近,藏族这边在宣传:110块钱买一个转经轮,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。好几个藏语微信平台都在转发,影响比较大。今天,某些堪布不得不在官方平台澄清:这事跟学院没关系!但仍然有人在微信上说:明明是某某堪布保证过的,交110块钱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。对此,有些人表示惊叹:“现在去极乐世界,比到成都还便宜!”我们现在去成都多少钱?200多块,是吧?
这种人,当知要堕于恶道。
| 如彼愚人贪求利养以活亲属,于如来法心无信念,而复破坏如来教法。
“那些愚人为了贪求利养,为了养活亲人,于如来的教法没有信心,为了名闻利养,打着佛教的招牌,破坏如来的教法。”
| 彼人亲戚以朋党心,往婆罗门家及长者所,作如是说赞彼愚人:
“他们的亲戚,以朋党之心互相勾结、拉帮结派,集聚一帮狐朋狗友,利用各种宣传和广告,去往婆罗门家、施主家、大长者家,大肆赞叹这些愚笨的人。”
比如,如果我是一个假上师,下面有个团队,专门为我做各种宣传,说我是如来的化身、多少世的转世者、精通佛教的教理、了达众生的根基,等等。
| ‘于法于义能知能解,明达根欲善为人说。’受他信施曾无惭愧,以谤法故,身及眷属俱堕地狱。”
“宣称他们精通显密,对佛法的意义皆能知能解,通达无碍,并且了达一切众生的根基欲乐,无论显宗密宗、大乘小乘,都善为人说。信众们因为没有智慧,于其所说全部相信,并对其进行供养,他们也无惭无愧地全部接受。这种行为,实际上也是谤法。以此缘故,他们自己及眷属皆堕地狱,感受痛苦。”
这种现象,在当今时代确实存在。
麦彭仁波切说:“即使对自己的上师,也不能以妄语和狡诈的方式进行赞叹。”但这些人其实是另有目的,他们为众生灌顶,并不是因为慈悲,而是为了名闻利养。表面看,这些人并没有说某个法师如何不好,而是赞叹他通达一切教法、了达一切根基,但实际上,这叫做不清净的传法——为了利养而传法,确实不清净,因此也属于谤法。以谤法的缘故,凡是和他结缘的人,包括他自己,死后都会堕入地狱。
以前讲《宝性论》时,我看过一部经叫《佛藏经》,其中讲了五种不清净的说法:1.自言尽知佛法。“我知道如来的全部教法,能听懂所有佛法”,一个人如果这样说,他说法的动机肯定不清净。2.说经与经相违。即说此经与彼经有相违之处,互相矛盾。实际上,如来的经教无有任何相违之处。3.对佛法有所疑惑、不信仰。对佛法一窍不通,处处狐疑、犹豫,没有真正的信仰。4.诋毁其他法师和经论。5.为了名闻利养而说法。有这五种不清净的说法,死后都会堕入地狱。
如果以清净心、利他心弘扬佛法,不但没有过失,而且有很大功德。末法时代,众生很难听到法,如果我们曾听过一些佛法,懂得一些教义,却不为众生讲,那他们太可怜了。以利他的发心,为人宣讲人身难得等佛法道理,很有意义。反之,如果为了自己的名闻利养而说法,果报的确很可怕。
| “文殊师利,我终不为无信之人说菩萨行,
佛告诉文殊菩萨:“我始终不会对无信心的人宣说菩萨行。”
接下来,佛要讲五种非法器,即没有资格听受佛法的五种人。第一种是无信之人,一点信心都没有,如同烧焦的种子,无法生出菩提苗芽。佛不会对这种人宣说大乘菩萨行。
| 亦不为贪著在家之人说清净法,
“第二种人,天天贪执吃喝玩乐、灭敌护亲等轮回法的在家众。这种人没有出离心,也不重视菩提心,佛也不会对他们说清净的妙法。”
| 不为二见之人说解脱法,
“第三种是二见之人,以决断的语气下定论,要么执有、要么执无,要么执常、要么执断,或者对两边都执著。佛对这种人也不说解脱法。”
| 不为一见之人说出世法,
“第四种是一见之人。所谓的一见之人,比如认为一切万法都是空性,除此之外别无可说。佛对这种人,不会说出世间法(也许可以给他讲一下世间法)。”
| 不为乐世之人说真净法。
“第五种是乐世之人。他们乐于世间,整天讲世间八法,对出世间的解脱没有一点兴趣和信心。佛对这种人不说真净法。”
佛在此处宣讲了闻法者的根器。我们对佛法虽然没有十足的信心,但也还算可以;虽然不能彻底放弃家庭,但至少也看破一些;虽然不能完全远离二见、一见、乐世等,但也知道世间法到底是怎么回事。运用所学的大乘佛法,我们对很多问题都能够掌握分寸。所以,大家反观自心,基本上还是能接受佛法的。
佛陀并不是对所有众生都只讲空性或净土法门。根据众生不同的意乐和根基,佛陀会在不同的世界,为不同众生宣说恒河沙数的法门。比如,与空性法门相应的人无量无边,其中又有上中下等各种差别,而喜欢净土法门的众生,细分也有各种各样的类别,在这些不同的众生面前,佛陀会宣讲与之相应的不同法门。
以后一些法师出去弘法,一定要注意。“佛法唯一讲净土,其他的不用看”“学禅宗就学禅宗,其他的不用看,都是不了义的”,这样说肯定是谤法罪。如果有些众生确实喜欢密法,你可以给他们讲,但绝对不能说“除了密法,其他法都不殊胜”。因为对密法根基来讲,密法很殊胜,对其他根基而言,其他法门也很殊胜。
| 文殊师利,我于恒河沙等法门,以无著心为人演说;又于恒河沙等法门,以有著心为众生说。若有乐空众生为说空法,
佛陀对文殊菩萨说:“我在无有愿心的人面前,宣讲恒河沙数的无愿法门;在有愿心或有我心的人面前,宣说恒河沙数的有愿法门;在喜欢空性的众生面前,为他们宣说恒河沙数的空性法门。”
我们常说无愿、无相、空性三解脱门。“无著心”,是指没有愿心,即三解脱门中的无愿。“空性”是指三解脱门中的空性,比如单空、离四边等。
解释的时候,每一句都可以加上“恒河沙数的法门”。法护的译本中,“恒河沙”译成“江沙”,每一句都加了“江沙”二字。藏译本中,前面有个“恒河沙数”,最后有个“恒河沙数”,中间都省略了。
| 若有乐智众生为说智法,若有乐无相众生为说无相法,若有乐有相众生说有相法,若有乐慈众生为说慈法,若有乐因缘众生说因缘法,若有乐无因缘众生说无因缘法。
“如果有喜欢智慧的众生,就为他们宣说恒河沙数的智慧法门;如果有喜欢无相的众生(三解脱门中的无相),就为他们宣说恒河沙数的无相法门;如果喜欢有相的众生,就为他们宣说恒河沙数的有相法门;如果有喜欢慈悲的众生,就为他们宣说恒河沙数的慈悲法门;如果有喜欢因缘的众生,就为他们宣说恒河沙数的因缘法门;如果喜欢无因缘的众生,就为他们宣说恒河沙数的无因缘法门。”
| 此是有威仪法,此是无威仪法;此是空法,此是有法;此是有为法,此是无为法;
“如果有喜欢戒律等威仪法门的众生,就为他们宣说恒河沙数的威仪法门;如果有喜欢无威仪法门的众生,就为他们宣说恒河沙数的无威仪法门;对喜欢空法的,宣说恒河沙数的空法;喜欢有法的,宣说恒河沙数的有法;喜欢有为法的,宣说恒河沙数的有为法;喜欢无为法的,宣说恒河沙数的无为法。”
| 此是摄受法,此是覆盖法;
“有些众生喜欢摄受法,就给他们宣讲恒河沙数的摄受法;有些众生喜欢覆盖法(覆盖即有盖,指不了义、隐藏的法),就给他们宣讲恒河沙数的覆盖法。”
藏译中是“了义法和不了义法”,这里的摄受法和覆盖法,应该也有这个意思。
| 此是凡夫法,此是圣人法;
“有些众生喜欢凡夫法,就给他们宣讲恒河沙数的凡夫法;有些众生喜欢圣人法,就给他们宣讲恒河沙数的圣人法。”
藏译本中是“轮回和涅槃”。如果众生喜欢世间法,就为他们宣讲恒河沙数的世间法门;如果喜欢出世间法门,就为他们宣讲恒河沙数的出世间法门。
| 此是色法,此是不善法,
“如果有众生喜欢色法,就给他们宣讲恒河沙数的色法法门;如果有众生喜欢不善法,就给他们宣讲恒河沙数的不善法门。”
“不善法”,藏译和法护的译本中都有,指喜欢贪心、嗔心、痴心三毒。如果有人喜欢贪心的法,佛陀就给他们讲恒河沙数的贪心法门;如果有人喜欢嗔心的法,佛陀就给他们讲恒河沙数的嗔心法门;如果有人喜欢痴心的法,佛陀就给他们讲恒河沙数的痴心法门。
| 此是愚人法,此是定法。”
“如果有人喜欢愚人法,佛陀就给他们讲恒河沙数的愚人法门;如果有人喜欢定法——指禅定法或决定法,就给他们讲恒河沙数的禅定或决定的法门。”
以上讲的是,佛陀针对不同根基的众生,宣讲了无量的法门。
如果不管什么法,我们都用一句话断定,“是这样,不是这样”,那就成了二说者。昨天我害怕自己造罪,说话时就加一个“为主”,比如“以大乘众生为主”“以小乘众生为主”,这样好一点。你们也可以这样说。另外,也可以说“这是了义、不了义”,而且在说的过程中,内心确实要这样想。总之,给别人讲法的时候,一定要有分寸。否则,从来没学过这部经的人,造业真的很可怕。
| 佛告文殊师利:“如是等一切法是般若波罗蜜道!彼愚痴人在所言说,不依如来真净教法,谤佛正法。”
佛陀告诉文殊师利菩萨:“不管是贪心、嗔心、痴心,还是世间法、出世间法,上述一切法实际上就是般若波罗蜜多道,都跟解脱有关系。一切法皆是佛法,并没有可舍弃的法。那些愚痴之人说的各种语言,不依如来清净教法,就是诽谤佛法。”
| 尔时,文殊师利童子白佛言:“世尊,如佛所说,如是愚人以近恶友现身起谤。如是,世尊,以何因缘能免斯咎?”
这时,文殊菩萨向佛陈白:“世尊,正如您所说,这些愚笨之人,以亲近恶友、前世恶业、今生环境等各种原因,诽谤正法,犯下重罪。世尊,通过什么因缘可以免除这些过错?”
大家知道,谤法罪很可怕。那谤法罪依靠什么得以清净?下面佛给我们讲了忏悔的方法。
| 佛告文殊师利:“我于往昔七年之中,昼夜六时忏悔身、口及与意业所作重罪,从是已后乃得清净,经十劫已获得法忍。
佛陀告诉文殊菩萨:“过去,我曾在七年中,于昼夜六时,不断忏悔身口意所造的一切重罪,之后才得以清净。又经过了十个劫,获得无生法忍。”
在这里,佛陀讲了自己净罪的经历。藏译和法护的译本中,前面没有“我”字,而是假设: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想忏悔,该怎么做呢?要在七年中闭关,昼夜六时不断忏悔,才能清净罪业。至于获得法忍的时间,法护译本是经过十五个劫,藏译与这里相同,经过十个劫。
所以,我们闭关修行的时候,千万不要急于求成:“我都闭关三天了,为什么还没见到文殊菩萨?”“我已经闭关一百天了,一点点好梦都没有!”无著菩萨当年修了六年,也没有一个好梦,他又坚持了六年,一共修了十二年,最后生起悲心,才见到弥勒菩萨。无著菩萨尚且如此,我们凡夫人更不应该着急:“我念了这么多咒语,怎么还没有验相?”
这里说,要用七年时间,昼夜六时忏悔,罪业才得以清净,还要再过十个大劫,才能获得无生法忍。因此,我们不能把修行想得特别简单,马上要立竿见影,一旦没有感应,就认为法不殊胜、上师不殊胜,或者认为自己业力深重、没有希望,想要放弃,这种想法不太好。
这是一个忏悔方法,佛在因地也好,我们也好,在七年中忏悔身口意的业障,都很有必要。
| 文殊师利,当知此经是菩萨乘,未觉悟者能令觉悟。
佛陀告诉文殊菩萨:“当知此经是菩萨乘,能令没有觉悟的人觉悟。”
很多人都不知道《大乘方广总持经》。这次我们一起学习了,以后应该让别人也觉悟,知道这部经的重要性。
| 闻说此经若不信受,以此谤因堕于恶道。
“如果听到此经后,却不行持,以谤法的原因会堕入恶道。”
藏译和法护的译本说“会伤损自己”,意思是,以谤法之故堕入恶道,损害自己。
佛陀告诉文殊菩萨:一定要好好学习这部经。自己不懂,就好好学;别人不懂,就让别人好好学。如果听到此经,却没有好好行持,以后在修行过程中,会毁坏自他。前面我也说过,大家在学佛之前,最好先学这部经,学好之后,自己会受益匪浅。
| 是诸菩萨明受我法,然后乃可为人宣说,如是受持能远恶趣。”
“诸位菩萨应该先精通这部经典,之后为他人宣说,这样永远不会堕入恶趣。”
藏译和法护的译本说“自己不会受到损害”。意思是,自己懂得这部经之后,再给别人宣讲,自他都不会堕入恶道。以后有机会,希望大家好好弘扬这部经典,我觉得很有意义。
下面讲了两个“四法”,也是最好的忏悔方法,如是行持,以后不会再犯。
| 佛告文殊师利:“有四平等法,菩萨当学。云何为四?
佛告诉文殊菩萨:“有四种平等法,菩萨应该学。哪四种平等法呢?”
很多人可能都比较关心,造了谤法罪以后,应该怎样忏悔,以后怎样才能不犯同样的错误。行持四个平等法,以后就不会再犯。所以,大家一定要牢记在心。如果其他内容记不住,只要记住这四个平等法,这部经就没有白学。
| 一者、菩萨于一切众生平等,
“第一个,菩萨要对一切众生平等。”
发了菩提心的人,如果对所有众生都平等对待,就不会犯诽谤罪。如果心不平等,认为这个很好、那个不好,自然就会有评价,会生胜劣之想,很容易造罪。
| 二者、于一切法平等,
“第二个,对一切法平等。”
认为所有法都是平等的,无论大乘小乘、显宗密宗,都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,都对众生有利,这样就不会犯错。
| 三者、于菩提平等,
“第三个,于三菩提平等。”
认为声闻菩提、缘觉菩提、菩萨菩提,这三菩提都是平等的,没有高下,也不会犯错。
| 四者、于说法平等。
“第四个,于说法平等。”
只要是佛陀说的法,无论由哪位法师宣讲,无论是讲显宗、密宗,还是世间道理,都认为很好,都是平等的,这样确实不会犯错。
藏译本中,第四个是“胜观”。不过,这里的“说法平等”好懂一点。
大家要经常思维这四个平等。我们之所以造谤法罪,就是因为心有高下、心不平等,总在分别“法好不好”“法师好不好”“说法方式好不好”“果好不好”等。
| 如是等四法。菩萨当知是四种法,菩萨知已为众生说,若有信者远离恶趣,若不信者当堕恶道。若善男子、善女人住此四法,当知是人不堕恶趣。
“这四个法,菩萨应该好好学,学好以后再为众生宣说。如果有信心者,会远离恶趣;没有信心者,则会堕落,损害自己。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住此四法,当知这个人不会堕入恶趣。”
这四个平等,大家要认真思考,牢记在心。
| 复有四法。云何为四?
“还有四种法,不会堕入恶趣。是哪四种法呢?”
| 一者、于诸众生心无退转,
“第一个,对众生心无退转。”
藏译本和法护的译本,是说“对众生没有害心”。对任何一个众生,只要我们有伤害他的心,就容易谤法。“心无退转”不是很好懂,“无害心”更好懂一点。
| 二者、于诸法师而不轻毁,
“第二个,对法师不轻毁。”
对任何法师,我们都不要有轻毁之心。人在拥有名声、地位和财富的时候,不容易被轻毁。但如果看起来很一般,情况就完全不同了。比如,我看起来很可怜,那很多人都会轻毁我。但如果我说:“我虽然看起来可怜,但却是国王的太子哦。”人们的态度马上就会改变。
其实,人是很容易生轻毁心的,尤其是世间人,因为特别重视财富,往往会轻毁贫穷之人。上师如意宝从小家庭比较贫困,一起玩耍的孩童经常欺负他。法王如意宝的父亲,是在他8岁时圆寂的。当时家里孩子比较多,家庭状况本来就不太好。父亲圆寂以后,家境更是一落千丈。很多的亲戚朋友和周围邻居,都看不起他、歧视他。
上师如意宝有一个嘉贡那边的亲戚,叫根让涅玛伏藏师,家住在宗德,那里有很多湖。法王8岁时,他们家要念一个大修法。按当地习俗,很多亲戚都要去看望,法王也去了。那位活佛看到法王后,说:“你家的条件不好,这几天可以和大家一起念经,得一点银子。”法王很高兴,念得特别好。但因为穿得不太好,同龄的孩子都看不惯他,常常欺负他。
法王特别伤心,心想:“在这个世界上,再没有像我这样的可怜人了!”经还没念完,就在帐篷旁边哭,一直哭到晚上。后来,麦彭仁波切显现在他的境界中,对他说:“孩子,不要伤心。你现在虽然感受痛苦,但晚年一定可以广弘教法。”说完后,给他取名为阿旺罗珠宗美。法王很多著作的后面,都有“阿旺罗珠宗美”的署名,这是他8岁时得到的。
以前法王讲完课,我们少数人经常围坐在法座下,有时候他会和我们聊这些话题。法王几岁时,和哥哥才让敦珠一起,在洛若寺学文字。老师特别严厉,有时打得很厉害。有一次,法王实在受不了,就带着书夹逃学。哥哥对他说:“你不要跑,不然老师打得更厉害!”法王说:“不管怎么样,反正都是死。跑也会被打死,不跑也会被打死。”就沿着洛若寺下面那条路,跑回家了。老师回来以后,很生气,让几个孩子去抓他。但法王走得很快,没追上,老师也没办法。后来法王就一直待在家里,再没有去寺院。
现在洛若乡的对面,有一座桥。有一天,法王在桥下的石头中找到了乔美仁波切造的《文殊语狮子修法》,里面说有个印度老人修此法而获得成就。法王专心地修了几天,出现了殊胜的验相,很多学问不学自通,再也不用挨打了。
像上师如意宝那样了不起的大圣者,年轻时也因家境贫寒,受到人们的轻视。还有一些大菩萨,显现上要么疯疯癫癫,要么特别愚钝。如果我们轻易诽谤别人,很可能就在诽谤大菩萨,非常可怕。所以,对法师、对任何人,我们都不要有轻毁心,要持清净观。
| 三者、于诸智人心不生谤,
“第三个,对有智慧的人不生毁谤。”
藏译本是“不舍他人”,法护的译本和这里基本相同,指对老师、对有智慧的人要恭敬,不能诽谤。不过,对没有智慧的人,我们也同样不能诽谤。
| 四者、于诸如来一切所说恒生尊重。
“第四个,对如来所说的法,要恒生恭敬。”
我们只要恭敬和尊重如来所说的一切法,哪怕对经文的只言片语,都恭敬顶戴、供养顶礼,就一定不会谤法。内心恭敬一切法,就不会说“这个殊胜,那个不殊胜”“这个可以放弃,那个不用修”,自然不会造罪。
| 如是四法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能善修学,终不堕于诸恶趣中。”
“如果善男子、善女人好好修学这四个法,始终不会堕入三恶道。”
这四个法也很重要,大家要记住。加上前面的四法,总共有八个法。如果不懂这八个法,可能会经常谤法、谤善知识。后魏勒那摩提翻译的《宝性论》中云:“应畏谤深法,及谤法知识,决定令人入,可畏阿鼻狱。”如果既谤了甚深的佛法,又谤了善知识,一定会堕入阿鼻地狱,非常可怕。这里的“法知识”,是指善知识。
我们学法是为了解脱,而不是为了堕地狱。但如果学得不好,也会成为堕入恶道的因。所以在这方面,大家要特别谨慎。不过,只要我们好好修学这部法,就不会堕入三恶道。
下面讲这部经的功德:
| “复次,文殊师利,菩萨以恒河沙等诸佛刹土满中七宝,于恒河沙劫日日奉施恒河沙等诸佛世尊。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能于如是大乘方广微妙经典乃至一句一偈,读诵三遍所获功德,胜前布施所得功德。
复次,佛陀告诉文殊师利菩萨:“菩萨用充满恒河沙数刹土的金银、琉璃、玛瑙等七宝,在恒河沙数的大劫中,日日供奉恒河沙数的诸佛。如果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对这样的大乘方广微妙经典,乃至一句一偈,读诵三遍,所获功德远远超过前面布施的功德。”
“复次”,藏文的发音是“得内”,意思是之后。我刚开始做翻译的时候,经常用“复次”,但谁都看不懂。有个上海来的道友说:“您总是‘复次复次’,我们汉文没有这种用法。”从那以后,我以为汉文真的没有这种用法——当时查字典也找不到。实际上还是有的,不信你看这里。
此处的供器是恒河沙数的刹土,里面装满恒河沙数的宝珠,时间是恒河沙数的大劫,对境是恒河沙数的诸多如来,算是非常广大的布施了。我们经常说,供养几百、几千僧众的功德很大,比如金刚萨埵法会供一两天的斋。但是,跟恒河沙数的大劫比较起来,一两天就不算什么了。而供斋的功德再大,也不如念一遍此经的功德大。在学院供一次斋要很多钱,而学院僧众并没有恒河沙数那么多,供斋的时间也只有一两次,那不如好好念诵此经,功德更大。
此处,藏译本中并没有说“一句一偈”,而是说于此微妙的经典书写、读诵三遍的功德,超胜于前者布施的功德。法王如意宝也讲过,学习这部经典,应该能清净以前所造的谤法罪。我讲课前为了对比藏汉文,把藏文看了一遍,又把汉文看了一遍,前两天又读了一遍藏文传承,备课时又看了一遍汉文,讲课时又读了一遍藏文,已经五遍了。希望你们不要只读一遍,至少要读三遍以上,这是佛陀所说的金刚语,这样读诵的功德很大。平时我们供几朵花,也认为功德很大。在殊胜的对境前供养肯定有功德,但无法与受持此经的功德相比。我是已经得到这个功德了。
| 若有诵持此经典者,所获功德倍多于彼。设复有人修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六波罗蜜,所得功德亦不能及!
“诵持此经的功德,多于布施的功德好几倍。还有些人修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六波罗蜜多,这些功德都很大,但也无法与诵持此法的功德相比。”
前面是“读诵”,这里是“诵持”,即读诵和受持。
这次大家在听受的过程中,肯定读了一遍,希望大家多读这些大乘经典,这样得人身也有意义。这次只能在小范围传讲,有点可惜,如果能和更多人结上善缘就更好了。不过,在不同的时间,有不同的因缘,对此我也心满意足。即使没有现在这么多人,只有三个人一起学习,也是值得的。孔子说“五十而知天命”,人到了50岁,心会很包容,怎么样都可以。
| 文殊师利,如此经典名义广大,无与等者。汝诸菩萨摩诃萨应善修学受持读诵,广为众生分别解说。”
“文殊师利菩萨,这样的经典,名和义都非常广大,无与伦比。包括弥勒菩萨在内的二十二位菩萨,你们应该修学读诵,广为众生分别解说。”
大家得到这个法的传承和教授后,希望未来在汉地多弘扬、多传播。从隋朝至今,有这么长的时间,汉地有没有人广弘这部法?我没有找到,历史上也没有发现。大译师们已经把这部经译出来了,对我们的恩德很大,如果没有用自己的语言来传播,将是自己民族的遗憾。
这次传讲,传承不仅清净,而且有上师如意宝的近传加持。大家也要发愿:以后有因缘,尽量传授给别人,只要能找到所化众生,至少传一遍以上。如果今生没有找到所化众生,那就下一世。如果实在找不到人,就养一只猫,在猫的耳边念一遍《大乘方广总持经》,这也是传法——开玩笑。不过法王的老山羊听法以后,确实获得了解脱。
| 尔时,一切大众乃至十方诸来菩萨摩诃萨等俱白佛言:“世尊,如是,如是。如佛所说,我等受持。”
这个时候,一切大众乃至十方前来的菩萨摩诃萨,都异口同声对佛说:“如佛所言,我们自己会受持这部经典,也会弘扬这部经典,好好地为众生解说。”
菩萨们都这样发愿,我们这些凡夫人为什么不随学呢?我们也要发愿受持读诵这部经典,并好好为众生宣讲。
这以上是经文的内容。
| 说此法时,三十恒河沙诸菩萨等得无生法忍,七十恒河沙诸菩萨等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。复有六十三亿百千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大众,闻佛所说,心生欢喜,于八十劫度生死流,复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,经六十三劫已具足成就无上菩提。彼诸菩萨及一切大众,天、龙、夜叉、乾闼婆、阿修罗、迦楼罗、紧那罗、摩睺罗伽、人非人等,闻佛所说,皆大欢喜,作礼奉行。
说到这里,三十恒河沙数的菩萨获得无生法忍,七十恒河沙数的菩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。还有六十三亿百千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众生,听到佛说的法心生欢喜,八十劫的生死重罪都得以清净,超越生死轮回,而且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。经六十三劫后,会成就无上菩提。这些菩萨及一切大众,天、龙、夜叉、乾闼婆、阿修罗、迦楼罗、紧那罗、摩睺罗伽、人非人等,闻佛所说,皆大欢喜,作礼奉行。
此处说,人天等众生,闻佛所说,都很欢喜。今年有疫情等各种情况,在这样的特殊时期,能圆满传讲和听闻这部经,我们大家也非常欢喜。我在这里,要特别感谢护持此次传法的人和非人,特别感谢所有的发心人员,也特别感谢在座的各位道友!
以前一部法讲几百堂课,最后圆满也觉得理所当然。现在圆满几堂课的一部经典,也觉得特别不容易,好像完成了一件特别大的事情,很有成就感。
以后,逐渐会有不同的众生学习今天传讲的内容,祈愿他们都得到同样的功德和加持。不管是佛陀的威力,还是菩萨的加持,愿他们都能圆圆满满地得到。接下来,我们把现在和未来的众生学习此经的所有善根,汇聚起来回向给遍天下的众生,愿他们暂时离苦得乐,究竟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圆满果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