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讲五加行与《开显解脱道》
2019年6月10日
「课前开示」
今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,给大家讲讲五加行的道理。本来是想先念传承的,但很多人习惯在课前念诵时躲一躲,休息一下——我正式讲课是在8点钟,他们就一直等这个时间,生怕课前的部分念了对自己不利,经常故意躲开,所以我先讲一点别的,念传承放在后面。
有些人只想听听法,对课前课后的念诵不太重视。这样也可以吧,我们也理解。因为大家都特别忙,对吧?尤其是在城市的红尘中生活的人,特别不容易,压力非常大。大家争分夺秒地忙着工作,忙着赚钱,忙着应对各种状况。这么忙,还能学佛,还愿意来听一两堂课,已经非常不错了。
有时候,我们的要求不能太高。不然的话,可能除了有时间、有福报、有能力的个别人以外,大多数人都学不了佛。
现在,相当一部分人活得比较辛苦,身心极度疲惫,经常产生一些消极想法,不愿意再活下去。为什么呢?因为现实世界的竞争越来越强,生活节奏越来越快,周围环境越来越嘈杂,自相续烦恼越来越多……
由于种种因缘的驱使,他们对三宝没有信心,对世界没有信心,对亲朋好友没有信心,对自己也没有信心;对工作没有信心,对食品没有信心,对药物没有信心,对空气也没有信心……
身边没有一个可靠的人,每个人暴露出来的行为,都让他们失望。甚至最最亲近的父母,也经常有一些让他们失去信心的言行举止。他们饱受这个世界的煎熬,能挺到现在,能活到今天,真的特别不容易。
我说的这些,算是开玩笑,但也不完全是,因为很多道友确实很艰难。包括到喇荣来一趟,也非常不容易,对吧?
这次法会,没有要求大家来,也没有阻止大家来——有时候也没办法控制。反正我是抱着随缘的心态,来也无所谓,不来也无所谓,这样心里轻松一点。
不过,20多年来,依靠护法神和上师三宝的加持,金刚萨埵法会的念修一直没有中断过。像极乐法会的话,因为种种原因,中间也曾被迫停过。
下面讲一下五加行。修行好的人,才修得了五加行。相当一部分佛教徒,已经学佛10年、20年,甚至30年了,依然没办法修加行,甚至根本没有兴趣。尽管这样,我们也不能把他们排除在外,毕竟每个众生的根基都不相同。
有一部分人,可以不修五加行
1.生活佛教,是一个大平台
早在2012年,我们就提出了“菩提功德会”的理念,希望帮助一些无法深入闻思的人,哪怕他们在一年中看一本佛书、做一件善事,也非常有意义。他们只要有一点一滴的善行,也可以进入菩提功德会参加各种活动,包括开读书会、举办沙龙等。大家在喝茶闲聊的同时,共同做些对社会、对家庭、对个人有意义的善事。如果能有这样的行为,我们也是非常赞叹的。
其中它又分两种情况。一种是刚刚接触佛教,还没有真正皈依的,另一种虽然皈依了,但还不能完全吃素,不能受持戒律的。为了这些人,我们搭建了人天乘的平台,也可以叫作生活佛教或人间佛教。
在台湾、香港,以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,有好多这样的佛教徒。他们平时会做慈善、念念佛,虽然修得不是很深,没有什么系统的管理和次第的学习,但毕竟也是心存善念。他们一边享受人生的美好,一边开始行持善法。这是刚开始学佛的一群人,我们也特别赞叹。
还有一部分人,学过一段时间的佛法,有修过密法的,也有学过显宗的,甚至有出过家的,后来因为种种原因,自相续产生了些烦恼或邪见,实在没办法坚持在佛门学修。可是,如果放任他们从梯子上跌下来,完全融入世间没有因果正见的人群当中,他们的未来还是比较可怕。所以,要给他们搭建一个平台,让他们愿意待在这里。
有些人以前出家过,还学过五部大论,但人生真的很无常,上半生是非常精进的修行人,下半生却变得特别挫败,非常落魄,不要说生起出世间的境界,甚至做人都差点堕入万丈深渊。这样的人,还是应该继续待在佛教的平台里,以免堕入真正的三恶趣。
2012年的时候,我给大家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。跟学会比较起来,这个平台不是特别火。有些人觉得它有点随意,而且没有纳入系统管理。其实,真要系统管理也有点难,人数太多我们也有压力,毕竟这边的发心人员有限。曾经在两三年内,我们每年给菩提功德会提供一些书本和加持品。从各地的情况来看,大家还是乐于参与这样的活动。所以,我在这里特别感谢平台所有的发心人员。
2.弘法利生,需要坚定的发心
昨天我给发心人员提了一点意见,今天他们可能为了表现,在我面前展现出一个整整齐齐的僧团。也可以吧。
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。最重要的是什么呢?佛教内部的核心管理团队,应该坚持常规化管理,不能把事情全部推到新人身上。不然,长此以往,我们就变得没有责任感,也没有生命力了,这肯定是不行的。
我昨天是经过再三思考才指出来的,也许各地都有这样的情况。我们的利他心如果不太强,发心到一定的时候,最初的活力慢慢减少,会感到非常疲惫,完全放弃又舍不得,亲自参与又坚持不下去,于是就选没有经验、没有能力的人来接替,随便应付一下。这是不对的。
前几天我看到,我们的管理团队不出现,却找一些刚来的新人,他们高反非常严重,一边举牌子,一边呼哧呼哧直喘气,随时都有倒下的危险。他自己眼前迷迷糊糊一片,不知道这个世界是真是假,处于大圆满即将开悟的凝然状态,还要举个牌子让大家不要挤。这样的人出来帮我们管理,我真的有点担心。
很多地方可能都有这种现象。有些管理人员不愿意抛头露面,有些是想摆摆架子,有些可能真的累了,有些要去做更重要的事……总之,有各种各样的原因。如果大家都这样,弘法利生很难坚持下去。事实上,我们的弘法利生需要很多的发心人员,而且必须是真正的发心人员。明天我可能会在这方面讲一讲。
佛教现在需要有人来推动,来弘扬,因为它还没有达到在人间自然兴盛的程度——众生还没有这样的福报。这个时候,具有利他心的佛教徒,不要因为一点小事,就马上生厌离心,把工作推给别人。对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而言,这是非常不合理的。现在很需要真正的佛教人才,大家千万不要退。
3.读书会里,可以有不同的声音
现在各地有没有佛教团体不知道,如果有的话,希望大家利用这个平台好好学习。与此同时,尽量帮助一些有善根、有信仰或对佛教感兴趣的人,哪怕给他们成立一个读书会也可以。
现在的社会,上上下下都在提倡读书。读书确实是开启智慧的善妙方法。通过开办读书会,经常和大家一起交流,分享一下精神方面的正能量,这是有福报、有能力的人应该做的事情。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智慧,也需要悲心,更需要有人来推动这样的善行。
参加读书会的人,我们不建议修五加行,对吧?不要说五加行,四加行、三加行、一加行都不建议他修——让他修他也不会修。每次我讲加行修法的时候,都会有佛教徒感到压力。对不太精进的人来说,不要说50万遍加行,就连1万遍都觉得太多。
有些人特意去买计数器,说是用起来比念珠方便,只要手指动一动就可以,而念珠要一个一个拨。现在很多居士和出家人都不太愿意拿念珠,而喜欢带计数器,因为比较方便,而且效率高。
不过即使用计数器,修五加行也不轻松。不要说五加行,有些人即使念40万遍金刚萨埵也觉得麻烦,比较累,你让他修五加行确实有一定困难。
可以这么说,以后的佛教徒,包括我们藏传佛教的,不一定全部要修五加行。有些人可能会说:“不修五加行,那算什么佛教徒?”不能这么说。有一部分佛教徒可能喜欢学五部大论,做一些学术研究;有一部分喜欢专修净土,念阿弥陀佛;有一部分喜欢修禅宗,参禅打坐,等等。这部分佛教徒,就不一定修五加行。
还有一些人,就像刚才讲的,五部大论之类的都不学,只是偶尔看一看佛教方面的书,聊一聊跟佛教相关的话题,平时尽量行持“诸恶莫作,诸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”的佛法道理。对这样的人,要认可他们,赞叹他们,接受他们。应该懂得一些善巧方便,不能一碰到就说:“你必须磕头,不磕不行!”一开始就用很多戒律来控制别人,让他退失信心,这样不是很好。
所以,经过了反反复复的考虑,从2012年开始,我们提出了生活佛教,开始推广菩提功德会。
4.以慈悲摄受有缘众生
各个地方,应该要有这样的群体。希望大家回去后,对此多一些关心和支持。有时候,我们可以陪家人朋友,去一些比较悦意的场合,看看书,聊聊天,有时去外面旅游一下,顺便烧烧香,拜拜佛。为了健康平安,为了净化心灵,我们可以随顺他们。
一个人的心灵净化后,相貌自然会变得庄严。心里若装着各种恐惧与仇恨,相貌也会丑陋起来。这是一种客观规律。经常可以看到,心地善良、态度和蔼的人,长相也非常悦意,大家都想亲近他。
这是我给大家的一个交代,以后不能一味地要求别人:“必须修加行,必须修密法!”佛陀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——实际上不止八万四千,还有更多,原因是什么呢?因为众生的根基千差万别,从人天乘一直到最高的佛乘,中间有那么多次第。每一个次第,比如单单是人天乘,就有那么多法门。
人天乘最重要的就是行善断恶,所以要在这方面好好引导他们。如果他们不能长期行持善法,也要尽量在节假日或功德比较大的吉祥日,让他们吃一点素,放一点生。虽然这样的善行很小,但我们要正面认可他们的善根,不能对他们失去信心。这是今天跟大家特别交代的一件事。
如今从全世界来看,深信前生后世、懂得大乘佛教的内涵并有一定修证的佛教群体,不是特别多。所以我们的定位不能太高,否则很多人没办法进来。尤其是我们修过加行的,自认为是什么样的修行人,以这种姿态来歧视别人,会把很多人挡在佛门之外。
我们身边有很多有缘众生,作为大乘佛教徒,应该以慈悲菩提心来摄受他们。而且,摄受的方法要多种多样,不能只有一种。
还有一部分人,必须修五加行
接下来讲五加行。对真正行持善法、寻求解脱的人而言,修五加行还是很重要的。这里修过加行的人多不多?(下面很多人举手)嗯,还可以。修了两遍了?好,不错不错,比我想象得好多了。
修加行确实比较累,但我们的传承上师,包括法王如意宝、法王如意宝的上师、法王如意宝上师的上师,都是修过加行的。我们作为他们的传承弟子,如果不修加行,有点说不过去。就像一个医生,前辈们最重要的医术传承一直这样要求,但到了他这里,却不按要求做,在传承上不太符合。
大家可能知道,华智仁波切的上师是晋美嘉威尼格,晋美嘉威尼格的上师是晋美朗巴,也就是智悲光尊者。这三位大圆满传承上师,都非常重视加行。华智仁波切在晋美嘉威尼格座下听了二十多遍前行,后来他把笔录整理出来,就成了现在的《大圆满前行·普贤上师言教》。
以前色达附近有一位玉科喇嘛,跟第一世敦珠法王的法脉有点传法和灌顶的关系。他们那一代的出家人也好,在家修行人也好,都特别重视修加行。玉科喇嘛尤其重视前行,他的弟子最开始都是一直修加行。几年后,才可以修寂止、胜观、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,最后才修大圆满、大手印等密法正行。
上世纪五六十年代,社会变革比较大,特别动荡,但玉科喇嘛的传承弟子对三宝的信心几乎没有退转。现在藏地六七十岁的老修行人,一生也修过十几遍加行,基本上一辈子都在修。
上师如意宝对前行也非常重视。我刚来那一年,住在一个草坯房里。那个草坯房四方透风,到处都是自然“窗户”,特别“凉快”。我只好拿一些编织袋,把那些“窗户”堵住。用编织袋的话,外面的光明还能透一点进来,如果用衣服堵,屋里就特别黑。我当时就住在这样的草坯房里面。
我们那一代人住的草坯房,学院现在基本上没有了,只有最上面的法轮区还剩下一个。有些堪布说应该把它保护起来,因为那是学院历史上最早的房屋。所谓的草坯房,就是修行人先把草坯挖出来,再用草坯堆积成房子。那个时候,学院的房屋基本都是草坯房。
那天我们亲自去法轮区看了,准备把它放在玻璃房里面,用来纪念30年前的那一段历史。现在学院找不到草坯房了,都是水泥房、木头房。过去很少见的钢筋、木头,现在一点儿也不稀有。
我们刚来的时候,对草坯房很亲切。这里很多道友也住过草坯房。(下面有道友说“是的”)“你住过吧?住了多少年?13年?哇——”
那时候,大家对法的信心非常好。1984年我还没来学院,幸好在德巴堪布座下听过一遍加行。到了这里后,法王开始讲加行,我把以前的笔记拿出来,很骄傲地给一些道友讲,遇到会背的教证,还故意背一下,在他们面前炫耀。
我来这里后,法王好像讲过一次。后来法王在圆寂的前一年——那时应该有70岁了,在讲《宝性论》之前,讲了《大圆满前行》和《贤愚经》。这些大成就者的一生,从青年到中年,再到老年,甚至接近离世时,都一直非常重视《大圆满前行》。
《大圆满前行》的书有没有?(下面有道友递书)这是最早的版本,后来正式出版过一本。对,就是那本,给我看看。嗯,比较好。这是有正式书号的,所以我们比较重视。后面五加行的部分,这本书讲得非常细致。这样的法,不管谁去学,都有很大的意义。如果长期学习,一定会有极大的加持和收获。
顶果钦哲仁波切的弟子说,老人家82岁接近圆寂时,每天依然会翻阅《大圆满前行》,可见这本书有多么重要。《成佛之道》这本书中,收录了顶果钦哲仁波切的一些教言。其中说到,我们修任何一个法,不管是大手印,还是大圆满,打好前行基础都非常重要。
有些人认为,前行只是基础法,非常简单。这是不对的。正因为它是基础,是一切法的根本,所以修好前行对每个人来讲都非常重要。顶果钦哲仁波切和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,都是那个时代非常伟大的成就者,大家看他们是怎样重视前行的。
在座的各位,一定要好好看《大圆满前行》,每年都要读。这本书有特别多的教言,也有特别大的加持力。
传授《开显解脱道》
接下来传讲全知麦彭仁波切的《开显解脱道》。有些人已经学过,因为前几年我讲过。今天我不会一字一句地讲,只给大家边念传承,边作简单的讲解。
1.暇满难得
暇满人身就像优昙花一样难得,比如意宝还要珍贵。我们现在得到了这么难得的人身,一定不要虚度光阴。要想人生不虚度,必须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。
得到人身真的不容易,大家千万不要浪费,一定要好好地修行。我有时在想:这么难得的人身,以后怎样才能得到呢?
我看过一个故事。在无佛出世的时期,有500位修行人想坐禅,但不懂怎么修。有一群迦叶佛时代的猴子,见过当年的修行人禅修,就模仿他们的姿势打坐。500位修行人看到猴子的坐姿后,也学它们的姿势禅修,最后都获得了成就。
现在也有很多偏僻的地方,连打坐的姿势都不会。本来毗卢七法对修行非常有利,可有些人根本没听过这种坐式。
修行人的坐式很重要。最近观修金刚萨埵或平时修加行时,都要用到毗卢七法。有些传承把调整呼吸也作为坐式之一,所以也有毗卢八法的说法。我们无论是开法会、平时禅修、念经,都要这样跏趺坐。虽然寺院里五百阿罗汉有很多姿势,但最重要的还是这种坐式。所以,且不说佛教的法义,仅仅是佛教的坐式,也有非常大的功德。
《瑜伽师地论》里讲了跏趺坐的功德:第一,身心获得轻安。第二,减少烦恼和压力。第三,与很多外道不同。第四,令人产生信心。有些外道的坐式特别奇怪,让人一看就不生信心。我们的坐式很有特点,甚至连外道也喜欢,也学这样禅修。第五,诸佛菩萨皆依靠这种坐式而成就。释迦牟尼佛、药师佛等,很多佛都是这种坐式。
如果我们得到了人身,却没有信仰,没有利用人身做有意义的事,下辈子会不会变成动物?会不会沦落在连三宝名称都没有的地方?我去非洲、北美洲和欧洲的时候,看到一些地方从来没听过佛的名号。如果下一辈子转生到那里,真的很可怜。
另外,获得了这么难得的人身,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。有些人忏悔时特别有负罪感:“我是佛教徒的败类,我造了最可怕、最严重的罪业,我给上师的事业造成了极大危害,我已经彻底没希望了,现在只想自杀……”
这样是没有必要的,自杀也解决不了问题。我们获得了人身,虽然造过罪、犯过错,但应该好好地忏悔,要有勇气好好地活下去。不要因为一点点的事情,就想“圆寂”。以后谁想“圆寂”,我们都要给他写“住世祈祷文”。(众笑)
前段时间,有个发心人员说他不想活了。我给他写了一个有他名字的“祈祷文”,口里念了出来。他说:“呀,您写得真好,我很想录下来。”我说:“已经说完了,现在没办法了。”
2.寿命无常
万事万物都如闪电一样,转瞬即逝,没有什么可靠的。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。各位对寿命无常应该有所感触。
我们刚来喇荣时,讲经说法的那些堪布,现在基本上都不在了。今天我跟一位堪布聊天时说:“我们前一批堪布,年龄比我们大的,现在只剩一位了。这个老人家要是离开,就剩下我们这个年龄的了。”就像堵车的时候,一排一排的车等着通过一样,大家的生命也在不断地“通过”。过一个,就没有一个。
3.因果不虚
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这种因果真的不虚。但很多人都不太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,祈祷上师三宝加持我们生起因果不虚的正见。
4.轮回痛苦
三界轮回犹如火宅,有各种各样的痛苦。要从中获得解脱,就一定要有出离心。但出离心是不容易生起的。有时候我们太贪著这个世界,所有美好都不愿意放弃。然而,三界毫无安乐可言,祈祷上师三宝加持,我们一定要生起真正的出离心。
以上是共同四加行。《三处三善引导文》中也有这方面的观修法,我也讲过。光是讲的话,不仅我会,你们也会,但修的话大家都有困难。有困难也不要紧,哪怕在短短的时间内,认真观修其中一个法,这个人身也是有意义的。
我们不怕散乱,不怕修得不好,怕什么呢?怕完全不修。一旦完全不修,就是彻底的失败。只要还在修行,只要还在佛教团体当中,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,也是一种成功。
5.依止上师
依止上师很重要,尤其是一定要依止具相的上师。现在的情况好多了。
我说过很多次很多次,依止善知识必须先用智慧进行观察。在世间,为孩子找幼儿园老师,家长都会百般观察,看他有没有教师资格、哪个学校毕业的、人品怎么样、有没有经验,等等。如果一点不观察,看到广告就随便把孩子交给他,这是不可能的。同样,我们交给善知识的,是自己今生来世的法身慧命,对他更要认真观察。现在这个时代,如果事先没有观察,可能会有各种情况发生。
观察好了以后,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,就应该观清净心。最后如理如实地得到上师的全部意趣,自己的相续跟上师完全一样。很多人经常说:“我是上师的小擦擦。”要成为上师的小擦擦,上师相续中的智、悲、力自己都要具足,不然小擦擦很难成的。
6.皈依
观想皈依境的时候,中央是莲花生大士,其本体与自己的根本上师无二无别,周围有八大菩萨等大乘僧众、声闻缘觉等小乘僧众、《大藏经》的经函、三世诸佛、护法空行等围绕。这些都是我们皈依的对境,要全部观在前方的虚空中。
当然,我们是按照法王如意宝的传承,以莲花生大士为主尊。如果你学的是其他教派,比如格鲁派、萨迦派、觉囊派等,可以观自己的皈依境。每个教派的善知识都是佛的化现,没有什么差别。如果你不是学藏传佛教的,而是学汉传佛教或南传佛教的,可以把本师释迦牟尼佛观在中央。
观想好的皈依境,包括佛陀、佛经、菩萨和声闻缘觉等三宝所依。接下来,我们在皈依境前发自内心地承诺:“从今天开始,我一定要好好皈依三宝!”然后念诵10万遍皈依偈。
佛教的念修为什么要规定数量呢?原因就是所谓的“一万小时定律”,由量变慢慢达到质变。如果在皈依境前念了10万遍皈依偈,将来道心不容易退转。尤其是《开显解脱道》的皈依偈,非常重要。念的时候可以用汉语,也可以用藏语。这是五加行中的第一个。
7.发心
所谓的“发心”,就是在刚才观想的皈依境前发菩提心。大乘和小乘的区别,在于是否发菩提心。皈依以后,如果没有利益众生的大乘发心,算不上大乘佛教徒。所以,我们要念诵10万遍发菩提心的偈颂,不断串习利他的大乘发心。
现在西方有很多这样的观想。比如伯克利大学提倡的“目标观想”,虽然是一种世间方法,但我觉得和佛教的观想有相似之处。所谓的“目标观想”,就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,先把事情的过程在心里观想一遍。比如你去打篮球前,先观想一下自己如何投篮、动作如何漂亮、观众如何欢呼,等等。
一些心理学家认为,这种观想能极大提升人们的行为和技能,因为它能消除认为自己无能、无力的具有破坏性的负面情绪,并激发出正能量心态,比如勇敢、坚强等。所以,现在有些运动员、成功人士做任何事情之前,都会先做一遍“目标观想”。英国的约克大学也认为这种做法特别可行。
这是世间提升心力的一种方法。佛教的观想对修行也有提升作用,但与之不同的是,佛教更重视观清净心,让我们与诸佛菩萨的智慧和悲心融为一体。
这种生起次第的观修方法,在密法里有很多,确实非常管用。经常观修并且观想效果好的人,真能感受到佛菩萨的智慧和慈悲。即使一个人的德行不是很好,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修,整个人也会发生极大的改变。就像五加行修得好的人,不但发心跟以前不同,甚至身体的力量都不同——打架都比以前更有力了。开玩笑!打架倒是不会,发菩提心的人哪有打架的?别人打他,他会生欢喜,还要对人家做布施。
不懂修行的人可能觉得:“这有什么可观的!”这说明他是一个修行的外行。实际上,真正内修过、有实证的人,跟没有实修实证的人比起来,差别真的很大,而且这一点完全可以看出来。他说话也好,做事也好,魅力也好,威力也好,弘法利生的事业也好,个人的心理素质也好,都跟一般人不同,差别特别明显。
大家从身边道友的身上,也看得出差别。有些人特别精进,修行很好,而有些人各方面都不怎么样。遇到同样的事情,两种人的心态截然不同。
总之,修五加行的时候,我们应该努力生起菩提心。
8.供曼茶罗
我身边的很多人,好像很需要福报,不管是财富、长相,还是名声、权力,都不太具足,他们自己也常说“我福报浅薄”。
供曼茶罗是迅速提升福报的一种窍诀:观想在诸佛菩萨面前,用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财富进行供养,从而积累资粮。
积累资粮很重要。没有资粮,什么事都做不成。所以,供10万遍曼茶罗是非常重要的积资修法。
9.忏悔罪障
我昨天讲了一节忏悔的课,现在很多人都在念金刚萨埵心咒。关于百字明的念修,我前两年也讲过一堂课。希望没有修完加行的人,好好修10万遍百字明。百字明的功德也特别大,因为以前讲过,今天就不讲了。
今天想讲一下《三十五佛忏悔文》。我有个建议,大家以后如果有时间,能不能每天拜一下三十五佛?其实,磕35个头很容易。我们以前在老经堂,每天磕100个头,不到15分钟就完成了。汉地很多修行人对拜佛也相当重视,有拜千佛的,还有拜万佛的。
如果将三十五佛印在图片上,每天坚持拜一下,一方面自己的罪业肯定能清净——这是最重要的,另一方面,肯定能减肥,身材更好(众笑)。如果每天坚持顶礼,一边忏悔一边健身,可以一举两得。不信的话,你们拿一年来试试,一天就几分钟,也许能抽得出来。
其实,每天35个顶礼,很多人都能做到,只不过习惯性地懒惰而已。
这里讲了金刚萨埵心咒的念诵。这次好多道友念修金刚萨埵很精进,不管线上线下,都比较不错。很多道友今天已经念了6万遍,7天40万遍完全没问题。很多人都能完成,是吧?有些人的表情不是很好,可能没有念(众笑)。
每座念1万遍,座间休息念2万遍,一天能念6万遍,那7天能完成40万遍。我昨天讲课的时候,不敢报名念40万。回去半天,觉得特别惭愧。今天反反复复想:“我能不能安排时间?能不能安排时间?”后来终于鼓起勇气,发愿念40万(众人鼓掌)。我是修行比较差的,谢谢你们对我的安慰。
10.上师瑜伽
《开显解脱道》中,麦彭仁波切的上师瑜伽修法非常简单。先观想莲花生大士,然后念七句祈祷文。宁提派和白玉派的前行仪轨比较长,也比较复杂,就像《大圆满前行》里的那样。法王如意宝说过,修加行用《开显解脱道》特别方便。
所以,我们先念上师瑜伽,再念七句祈祷文,之后念莲师心咒。莲师心咒至少要念10万遍。所谓五加行,皈依10万、发心10万、曼茶10万、百字明10万、莲师心咒10万,一共50万遍。
按照前辈大德的习惯,莲师心咒要念100万或1000万遍。如果我们暂时念不了这么多,那就念10万遍。观想不太清楚也不要紧,只要咒语的数量够就可以。这是一个很好的修行方法。
发愿看三本书
修加行真的很重要。龙猛菩萨在《大智度论》里讲到,空性的意义深奥难解,但如果我们次第修行,最终也会得到成就。所以,无论我们修什么法,都要打好五加行的基础。而且,只有打好了基础,我们的修行才会成功。
希望大家从今年开始修加行。我刚才看到,你们很多人都在修加行,非常好,我今天很开心。我之前心想:“这里有没有10%的人修加行?”结果一看,远远不止。如果你们修完了加行,以后听密法就方便了。
虽然有些前辈大德要求弟子必须修完加行,有些却没那么重视,但我们听密法的时候,法王如意宝的要求比较高。听《大幻化网》,他的要求不是很严,后来讲实修的密法时,要求非常严格。
1986年,我刚来学院。法王讲密法时,我去外面安居传法了。回来后,因为我没有开头的传承,加行还剩最后一点才修完,上师不让我听。看到平时跟我一起的道友都在听密法,自己却听不成,我很伤心:“为什么我得不到?”但也没有办法,只有抓紧修加行,此后一直比较精进。所以,有时候上师的传承是什么样,弟子的传承也是什么样。
总之,希望大家好好地修加行,看《大圆满前行》。今年初,我给大家布置了作业:智慧不错的人,要学《中观庄严论》。前两天,我对大家的要求是:能不能看一看《亲友书》?今天最好有人发愿今年看一遍《大圆满前行》,没有的话也不要紧。如果自愿看一遍《大圆满前行》,今年这个作业就算是完成了。
其实只有三本书,也不要求你全部背诵,只是看一看而已。我们学习上要有一种压力。有了压力,就会慢慢进步,最后闻思得以稳固。闻思修行务必要达到一定的境界,否则,自己这个人身就没有很好地利用。
我看看,有没有人发愿2019年看完《大圆满前行》的?(下面陆续有人举手)哇,越来越多了。很好很好,这就是法供养。谢谢你们。举了手的,千万不要忘。
有些人可能觉得:“哎哟,我的压力太大了,不敢举手!”其实,只是看一遍法本,应该没有什么压力。而且里面有很多教言,对大家的学修非常有利。
最后,有些道友请求给佛像开光,下面我念一下开光仪轨。
(堪布开光)
明晚的课也是7点半开始,讲《三主要道论》和《这个时代的使命》,大家要掌握好时间。课前的念诵,只有1遍《八吉祥颂》和3遍《大自在祈祷文》。后天讲《佛子行》,也是7点半。我们有些人会习惯性地迟到。法会期间,大家都很累,课前课后的念诵都很简短。今天的课就到此结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