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末善语讲解·第7课
《初中末善语》,今天从五蕴清净等不同角度安立观世音菩萨的不同名称。首先讲色蕴清净——观世音菩萨就是虚空王。
55
色蕴本空无生虚空界,
空性明觉明点观世音,
圣者虚空王外无他,
请于空性见解中持诵六字明。
色蕴本来空性、无生,与虚空界没有差别。这种空性与所认识的明觉(即觉性)无二无别的明点,称为圣者虚空王观世音,除此之外别无其他。请安住于这样的空性见解中持诵六字明。
圣者虚空王,是观世音菩萨的一种别名。了知色蕴本来清净,观世音菩萨就是虚空王,再没有别的。
无论藏传、汉传,观世音菩萨有很多化身。在藏传佛教密宗当中,观世音菩萨有胜海观音、救度观音等不同的名称;在汉地和日本,一般认为观音有三十二种化身,还有杨柳观音、白衣观音、滴水观音、水月观音、龙腾观音等等。《法华经·普门品》中详细记载了观世音菩萨以佛陀、阿罗汉、独觉、国王、梵天、童子、老人、少年,以及旁生、阿修罗、夜叉等不同形象度化众生的情况。
在汉传佛教的佛教画像集中,有各种各样在所调化众生面前显现的观世音形象。唐朝以后,很多民间传说也被收录于佛经画册里,比如人们所看见的杨柳观音。藏传佛教的观音法门,很多都与之相同,有些地方稍微有一点出入。
华智仁波切通过观世音菩萨的不同化身和名称让我们认识心的本性,在这方面,藏传佛教可能研究得更为深入。实际上,外在根本不存在实质的杨柳观音、滴水观音等,真正的观音就是自己五蕴的显现,若能通达此理、认识自心本性,则除此之外,不存在另外的观世音菩萨。从五蕴每个法都是清净的角度来说,观世音菩萨显现为不同化身。所以,如果真正以深奥的智慧观察,藏传佛教的确具有独特性。
在汉地,很多人对观世音法门很有信心,一结上缘,便开始祈祷,遇到的很多违缘也随之立刻遣除。在我们学院,每次遇到违缘时,上师如意宝晋美彭措也会特别要求大家多念观音心咒、观世音菩萨名号。昨天,我也给大家灌了观世音菩萨的灌顶。
56
受乃心境接续的绳索,
证得平等无二即是观世音,
圣者不空羂索外无他,
请于证得平等中持诵六字明。
五蕴中的受蕴,是连接自心与外境的绳索。证悟外境与心无二无别,这就是圣者不空羂索观世音,除此之外别无其他。请于证得平等性中持诵六字明。
汉传佛教中,不空羂索观世音菩萨比较常见,常显现为一面三目十八臂等不同形象。在五台山明月池旁边有一尊菩萨像,看起来像不空羂索观世音菩萨,但很多五台山山志里说这是文殊菩萨的一种幻化。
不管汉传佛教、藏传佛教,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千变万化,特别特别多,但我们要知道,这些只是从清净角度所显现的不同身相而已,本质上除了心以外,并没有真正的观世音菩萨。
57
想乃有相执即惑乱的心,
慈悲摄受一切众生即是观世音,
圣者根除轮回外无他,
请于无缘大悲中持诵六字明。
如《俱舍论》中所说:想蕴,即对相有所执著而迷乱的心,是一种执著相。若以慈悲心不舍弃众生、摄受一切众生,就是圣者根除轮回观世音,除此之外别无其他,请于无缘大悲中持诵六字明。
在很多伏藏大师的仪轨当中,根除轮回的观音像非常多,密乘中专门有超度亡人的一种仪轨,而且有些大修仪轨特别广。
以前,我将藏传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名号与《华严经》和《楞严经》里的名号做过对照,但有些名号是梵语,不好对应,大概意思应该相同。不管怎样,这尊菩萨不仅仅有三十二种化身,还可以千变万化,有各种各样的形象。
58
行乃轮回之业六道流转,
证得轮涅平等即是观世音,
度众大悲尊外无他,
请于利生一味中持诵六字明。
行蕴是轮回的业,致使众生在六道中流转。若证悟轮回与涅槃二者平等,这就是度众大悲观世音,除此之外别无其他。请于利众一味中持诵六字明。
行蕴清净,就是度众大悲观世音菩萨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臂观音。昨天的灌顶就是"四臂观音"灌顶。有些智者认为这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,也可以,因为他度化众生的悲心特别强烈。
59
识乃心之自性八识的部分,
证得心性为法身即是观世音,
圣尊佛海尊外无他,
请了知自性即如来持诵六字明。
五蕴中的识蕴,就是八识聚。若证得八识聚的本性即法身,这就是圣尊胜海观音,除此之外别无其他。请在了知自性即是如来的境界中持诵六字明。
胜海观音有几种不同的形象,一般称为红观音,身红色。在色达,人死了以后,普遍念诵《大悲胜海红观音仪轨》,以前我想翻译但没有译成。每个藏历三十,学院僧众也会集中念诵这个短短的仪轨以超度亡灵。
60
执身为实体即是束缚因,
了知显空为本尊即是观世音,
圣尊羯沙流婆尼外无他,
请于显空佛身中持诵六字明。
如果把一切万法的自相执为实体,这就是束缚的因。了知显空为本尊,即是圣尊羯沙流婆尼观世音,除此之外别无其他,请于显空佛身中持诵六字明。
圣尊羯沙流婆尼,可能是梵语,我没找到藏文中是怎么讲的。
61
语现、语言、名言分别即是惑乱因,
了知声空为咒语即是观世音,
圣尊狮吼声外无他,
请了知声响咒语持诵六字明。
各种各样的语言,如果执为自相,就会增上烦恼。不管是赞叹还是诽谤,听到任何一个声音,均了知为咒语的本性,名言中是咒语,胜义中声空无二,这就是圣尊狮吼声观音——真正的观世音菩萨,除此之外别无其他。请于了知声响即是咒语的境界中持诵六字明。
圣尊狮吼声观音,汉传佛教当中比较多,一般是一面三目,也叫无畏观音。真正的狮吼观音,就是将一切声音了知为心的本性,而不是观世音菩萨发出特别可怕的狮吼声,来到我们面前——有些女众胆子比别小,可能蒙着头往外跑了,并不是这样一个身相。
62
意现执实迷惑即是轮回因,
安住离念本然中即是观世音,
圣尊心性休息外无他,
请于心性法身中持诵六字明。
执著心的显现是真实的,这就是轮回的因。如果认识意识的本相是离一切戏论,这就是圣尊心性休息观世音,除此之外别无其他。请于心性法身中持诵六字明。
《大圆满前行》中,华智仁波切赞叹智悲光尊者时说:持明无畏洲尊者就是圣尊心性休息,化现为人的形象亲自来到人间度化众生。当时翻译的时候,我就觉得比较难懂,也问了一些人,但没人回答出来是什么意思,现在才知道圣尊心性休息就是观世音菩萨的一个别名,而不是《大圆满心性休息》以人的形象来度化众生。
63
万物本来清净法身中,
亲见法身本来面目即是观世音,
圣尊世间自在外无他,
请于清净浩瀚中持诵六字明。
万事万物都是本来清净的法身,若亲见法身本来面目、认识心的本性,就是圣尊世间自在观世音,除此之外别无其他。请安住于万法清净浩瀚的境界中念诵六字真言。
汉传佛教、藏传佛教一致公认世间自在是观世音菩萨的一种名号。《佛子行》开头的顶礼句“那莫罗革秀Ra雅”,就是“顶礼世间自在”的意思。有些人不了解,译成了“顶礼大自在天”,如果是这样,那我们作为佛教徒顶礼世间天尊好不好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