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末善语讲解·第4课
2023年7月16日
今天跟大家讲的教言是华智仁波切所造的《初中末善语》,此教言分为三个方面:起初讲了为什么要生出离心,中间讲甚深的见和修,之后劝发出离心。初善妙语已经讲完了,现在开始讲中善妙语——通过祈祷观世音菩萨念诵六字真言,修行显宗、密宗所有的窍诀教法。
这个教言非常珍贵,其中的意义应该不难理解,通过此次学习会明白许多道理,如人饮水冷暖自知。如果其他法要都不懂,只懂得这个教言,也会对你的人生、对你的修行起到非常大的帮助。
二、中善妙语:甚深的见修行
奇哉吾怙大悲藏,根本上师观世音,
语藏妙法六真言,今希求处唯有汝。
这里先用一个感叹词“奇哉”,非常奇妙!非常稀有!为什么呢?因为观世音菩萨的加持不可思议,六字真言的威力也难以描述,这么稀有的缘起力很多人都没有发现,我等众生的怙主就是诸佛菩萨的大悲集聚之宝藏——根本上师观世音菩萨。无论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,应该说观世音菩萨是一切诸佛大悲的总集,一切诸佛显现为大悲相时,就示现为观世音菩萨的神妙之相。
所以,我们每个众生的根本上师就是观世音菩萨,观世音菩萨所说的语藏妙法就是六字真言——下面有时说“六字”,有时说“真言”,但主要用六字“嗡玛呢巴美吽”,在有些伏藏品和有些教言中,也有七个字“嗡玛呢巴美吽舍”,“舍”字有也可以,没有也可以,如果有的话,带有回向、呼唤观世音菩萨等的意思。本论中都是六字真言。文殊菩萨的心咒也可以说是六字真言,金刚萨埵心咒也可以叫六字真言,在这里六字真言指的是观音心咒。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的八万四千法门的精华或醍醐,可以用“嗡玛呢巴美吽”来代替。
也许有人想:哪有那么简单?观世音菩萨的心咒虽然非常有加持,但是有这么大的加持、有这么大的功德吗?可能会有些怀疑。
我想,我们应该要听从传承上师的教言,因为我们没有超过他们的智慧。如果我们有超过华智仁波切、麦彭仁波切或其他前辈大德、现代大德们的智慧和辩才,也可以开创一个新的道理,但自他都非常明白,这有一定的困难,所以只有依教奉行。
此处讲到,根本上师是观世音菩萨,语藏妙法就是六字真言,我今天没有其他的希求处,世间鬼神或外道本师都不是我的希求处,我唯一的皈依处、唯一的祈求对境,就是观世音菩萨您!我一心一意祈祷,请您以无缘的大悲时刻关注我、加持我,赐予各种悉地。
这次讲这部教言,我觉得很有必要。有些人是刚听一些佛教方面的教言,有些人已经学了二三十年,但这些教言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都很实用。所以,今年我特别想要劝大家多念观世音心咒。
我去年(2022年)10月份讲了《大乘庄严宝王经》,共14堂课,当时很多人对观音法门和六字真言生起很大信心,在这部经中说:六字真言实际上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心,若是行持或经常念诵观音心咒,那么九十九恒河沙数的佛陀来对你进行加持、护佑。还说,忆念观世音菩萨或六字真言,则能远离一切生死,就像天鹅飞翔一样直接前往清净的极乐刹土。
因此,在座各位,从现在开始应该重视观音心咒并经常念诵,早上起来,中间休息、吃饭,茶余饭后或是晚上睡觉之前,念几百遍观音心咒,功德真的不可思议。而且人到了一定年龄时,专门念观音心咒很重要。我以前也给你们讲过,藏地有一种习惯,人到了五六十岁时就会说“我该念观音心咒了”,别人也说,“某某家的某人,一直执著轮回不放,不应该这样,他到了该念观音心咒的时候了。”在晚年时,大家都拿着转经轮,特别精进地念观音心咒。
藏地有些传统确实值得我们学习。我并非说藏地所有的风俗习惯都要效仿,如果公正地说,藏地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,但在大乘佛法的信仰、修行和思辨方面,藏地有较为特别的传统,这种传统,无论谁依之修行都是有用的。
这些传统,并非以区域来分的。在世间上,像日本、德国生产的车、手机、电子产品的质量,跟大多数国家比较起来,确实差别非常大,全世界稍微有条件的人都会买他们的产品。同样,我们的修行传统如果对今生来世有用,不管是什么地方的人,也都可以学习和借鉴。
接下来主要讲观世音菩萨和六字真言,我们都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多多修行。
所知唯懂今无益,所行现世今无益,
所思迷乱今无益,该诵定益六字时。
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,都学过很多,做过很多,想过很多,但是到今天,这些几乎都没有什么用,现在应该一心一意地念诵决定有利益的观音心咒。
我们可以回顾一下,从小学到大学,学了很多书本上的知识,也接收了一些来自父母和亲戚朋友的世间知识,还学了一些所谓社会教育的知识,学了这么多,如果现在要离开这个人间,所学的这些只是懂得而已。
我应该是我们当中受教育程度最低的,但我也学过一些世间知识,比如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心理学等,但好像都只是懂得而已——有些似懂非懂,有些根本不懂,停留在这样的层面,对自己的今生和来世都没有很大意义;从小到现在我放过牛、读过书,也做过各种世间事情,但这些所作所为全部都只能带来今生暂时的利益,对于长远的后世、乃至生生世世并没有任何利益;我的思想方面,有过追求、有过梦想、有过各种想法,但这些想法只是即生一种迷乱的错误显现。我发菩提心也很微弱,出离心也不怎么样,其他的所作所为,对人生好像作用不大。如果有基本的生活保障,我就放下一切琐事,非常认真地、以对自己的今生来世决定有利益的方式诵六字真言。
可能有些人觉得不一定,认为“我做过的很多事情是有利益的”,但从某种意义上,真正从对乃至生生世世有利的层面来讲,我们的所作所为大多数都成为迷乱的本体和轮回的因。所以,现在是该诵六字真言的时候。
念诵六字真言确实功德很大。如果有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修行境界当然非常好;实在没有,也可以一心一意祈祷观世音菩萨,然后念六字真言。
以前色达有位玉科喇嘛,在他的有些教言中讲,无论修什么法,在自己的前面观想观世音菩萨,皈依、发菩提心,然后观想观音菩萨的身体发光融入自己和所有众生,专注地念诵观音心咒,最后好好回向。这是一种窍诀式的修法。
那么,这样念诵能否真正成就呢?我以前写的《密宗虹身成就略记》中提过,从前在印度有位非常著名的婆罗门子,他后来皈依佛,依止了极喜金刚嘎绕多杰,嘎绕多杰为他传授了特别殊胜的密法,但他修得不怎么样,之后在山洞中一心一意念了好多观音心咒,最后虹身成就。
有些人现在学五部大论,学什么都可以,但到了晚年,也许你的身体不好,死也死不了,活也活不了,那就多念观音心咒。
人生不一定能心想事成,可能你想得很美好,想在临走之前把什么都安排好,但往往会事与愿违。到了晚年的时候,什么都观想不起来,五部大论也用不上,这时你不妨拿一个转经轮,心里观想观世音菩萨在前面,口中念诵观音心咒,除此之外也不用做其他事情。
莲花生大士说过:从印度翻译成藏语的所有经教中,身语方面,六字真言的转经轮的功德是最大的。这个教证我以前讲过,在乔美仁波切的《转经轮的功德》当中引用过。
所以,如果大家以后真正想要修行,可以拿着转经轮,用念珠多念观音心咒。这没什么不好懂的。这个修法虽然看起来很简单,但实际上功德很大。我刚才也讲了,藏地好多人到了晚年时,有些念阿弥陀佛,有些念观音心咒,念几千万、上亿,甚至几个亿,这样的现象非常多。
下面就像是按照六十万或五十万加行的次第来修皈依、发菩提心、忏悔、积资净障、上师瑜伽。如果条件允许,按照《普贤上师言教》中的传承修五十万加行当然最好不过,如果实在不行,念观音心咒六十万也很好。我不敢说这样完全能代替五十万加行,否则会错乱规矩,因为前辈大德都是要求修五十万加行,我这样说,开辟了一种新的说法,比较传统的老上师们都会反对。但在特别忙碌的今天,通过这种方式修行,意义上应该可以,为什么这样说呢?首先讲皈依:
无欺永怙唯三宝,三宝总集观世音,
忠心不渝汝了知,确信定解诵六字。
在这个世界上,永远不会欺惑你的怙主就是三宝尊,三宝尊的总集是什么呢?所有佛宝、法宝、僧宝的总集,实际上就是观世音菩萨。诸佛菩萨的身语意就是观世音菩萨的身语意,观世音菩萨的身语意就是自己根本上师的身语意。
我以极为虔诚的心,永不违背观世音菩萨您,一切都交付于您,一切都交由您来成办。在对观世音菩萨特别坚定不移的确信、信心、定解的信念中念六字真言,可以圆满皈依。
所以,如果有些老年人实在是想把五十万加行修完,但因为各方面因缘不具足,比如连皈依偈都背不下来,那就以观世音菩萨作为自己的皈依处,在他面前一心一意地皈依,然后念六字真言。
这确实是很好的皈依方式,否则,观想皈依境,对皈依的本体、分类等进行很多理论分析,对那些文化水平不高、有虔诚的信心,但身体、年龄等各方面不允许的这些人来讲,有点困难,所以,这样修十万皈依也可以。它能否代替五十万加行来听密法呢?也不好说,但与你没有修加行相比,这样应该很好。
关键是要有虔诚的信心,对三宝有不共的信心。如果有了这颗心,这就是皈依的本体。
《万善同归集》中说:“山有玉,则草木润;泉有龙,则水不竭;住处有三宝,则善根增长。”山中如果有玉,可令草木得以滋润;泉水中如果有龙,水就不会干竭;不管任何地方如果有三宝所依,善法就会增长。
作为佛教徒,不管到哪里去,应该带上一个三宝所依,如佛像、佛经,或者佛塔,这比较重要。有些可能是因为自己身份的原因不太方便,他们将三宝所依以装饰品的方式戴在身上,也是为了起到保护的作用吧。
我看到在恩波格斗俱乐部打拳的年轻人中,有一个红原的藏族人,名叫班玛夺基。他前两天跟巴西的拳手比赛,最后获得冠军时,带上一个大大的嘎乌盒,里面装有三宝所依。很多人不太清楚,为什么他上身赤裸,戴着嘎乌盒?这有两层意思:一是代表他是藏族人;二是代表他信仰三宝。
嘎乌盒最早是装佛像的,后来慢慢变成了一种装饰品,里面装有佛像、甘露丸,每个人都随身佩戴。其实这样很好,如果遇到一些紧急时刻,或者病得非常严重时,或在临终时,可能来不及请僧人念经,这时马上打开嘎乌盒,吃点甘露丸,将有些圣者的法衣烧一下,熏一熏,将烧完了的灰吃下去。
因此,每个人无论去哪里,应该至少有一个佛教徒的象征、皈依三宝的象征。随身携带太大的东西可能不太方便,但是比较小的,像小小的转经轮、小小的佛像,或者比较集中性的,像我们的《喇荣课诵集》一样,这里面基本上该念诵的咒语、佛号、仪轨全部都有,出门的时候至少带上这几样三宝所依。如果不具备各方面因缘,那就观想观世音菩萨在你的前面,拿着念珠念观音心咒,确实非常有意义。
印度的佛教历史中讲过,有位八十岁的老人,无法修持其他法,但他一心一意地念了一亿遍观音心咒,获得了长寿持明的果位,住世三百岁,不舍肉身,直接前往极乐世界。所以,天天念“嗡玛呢巴美吽”,其实和念阿弥陀佛没有什么差别,功德是一样的。
可能我们即生不一定能见得到面,但见不见面不是很重要,最关键的,我们要得到佛法的教义。所以,你们在任何时候要多念观音心咒。观音心咒没有什么不懂的,念“嗡玛呢巴美吽”,将此作为自己的本尊,作为自己的课诵,作为自己的修行,这样很有意义。
华智仁波切也在这里讲到,若是想要皈依,其他实在不太会修,就把上师和观世音菩萨观为无二无别,一直念观音心咒,这也非常好。
下面第二个讲发菩提心:
大乘道本菩提心,诸佛菩萨一行道,
不离妙道菩提心,悲悯众生诵六字。
大乘道的根本是什么呢?就是菩提心,所有三世诸佛——未来即将出世的所有佛,过去已经出世的所有佛,现在的所有佛,全部都是依靠此道而成佛,不修菩提心而成佛的,以前没有,现在没有,未来也不会有。如果想要成佛,一定要修持菩提心,若不修持菩提心,则没有机会成佛。
一切诸佛唯一所行之道就是菩提心。在修行时要不离妙道菩提心,众生沉溺在轮回当中很可怜,如来的果位最安全、最殊胜,是最棒的境界,所以,我们要发愿,为了令一切众生获得如来的果位,我要精进修持善法。
其实这说起来比较简单,学起来有点难,我们学《现观庄严论》或《大乘经庄严论》,讲大乘菩提心的内容特别多,但归纳起来就是这么一颗心——我要利益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,为令众生成佛,我自己也要成佛。要有这样悲悯众生的心态。
众生好可怜啊!现在不管是处于什么状态的众生都很可怜,我们也经常看得到,富贵之人也不那么好过,权威之人也不那么好过,相貌端严之人心情也很糟糕。一般世人羡慕的对象心情可能更糟糕,世人特别厌恶的众生,也许他们当中有个别人心情比较好一点。
沉溺在轮回中的众生真的很可怜,愿他们早日获得解脱。这种心真的很重要,否则,无论是念诵、磕头、参禅,或是经常做善事、做慈善,都只是人天福报的因,意义不大。
正因为如此,《万善同归集》中也说:“夫从凡入圣,万善之门,先发菩提心,最为第一。”想要超凡入圣,在所有的善法中,菩提心最重要,其他任何善法都无法与菩提心相比。
《诸法最上王经》中云:“若人心喜乐,过去佛菩提,须发菩提心,当修菩萨行。”如果你对过去诸佛的菩提心生喜乐,那你必须发菩提心,不仅要发菩提心,还要行持菩萨的六度万行。
就像《入行论》中讲的一样,可能很多人连梦里都没有想过发菩提心,但如果要想获得佛果,那就一定要发菩提心。发菩提心的利益非常大,主要的利益在《入菩萨行论》的第一品当中讲了很多,《华严经》中也讲得特别多。
《杂譬喻经》中说:“言菩萨虽杂尘垢,但能发大意者,必为诸佛所念,天龙鬼神皆兴敬爱之也。”菩萨虽然在红尘中染上了一些垢秽,但只要发大乘菩提心,所有的诸佛菩萨一定会经常护念你、垂念你、保护你,天龙八部、鬼神,都特别愿意恭敬你,时常护持你。我们的菩提心可能发得不是很成功,但只要你愿意发菩提心,诸佛菩萨也会帮助你。
所以,大乘菩萨的心真是非常了不起,我们一定要发这样的大乘菩提心来念诵六字。如果能像有些大经大论里面那样发心也很好,学过经论的法师们都比较明白,菩提心讲起来特别广,按照《华严经》来修就很多,短暂的人生学习这些有一定的困难。如果实在不行,就像这里讲的一样,大乘的根本就是菩提心,菩提心是诸佛之道,我不离菩提心、悲悯众生而念“嗡玛呢巴美吽”十万遍,通过念观音心咒来发大乘菩提心。这里每一段都很有窍诀性。
第三个讲到忏悔:
无始流转漂至今,造作罪业漂轮回,
诚心发露忏堕罪,具足四力诵六字。
众生从无始以来到今天一直流转在轮回,曾经的所作所为造过许多罪业,因此漂泊在轮回中无法解脱。今天我们知道了取舍,也有机会忏悔,所以,我发自内心真诚地发露,所有的罪障不覆不藏,忏悔所有让我堕入恶趣的堕罪——曾经造过的一切佛制罪与自性罪。
忏悔的方式,要具足四对治力:所依对治力,此处所依止的对境是观世音菩萨;厌患对治力,想到以前造过的罪业非常后悔;返回对治力,发誓以后再也不造这样的罪业;现行对治力,念诵观音心咒的同时,观想观世音菩萨发光融入自己的身体,所有的罪障全部清净无余,应该这样忏悔。
我们一般是念十万遍百字明进行忏悔,在这里大家也可以念六字真言十万遍以上,这样也能忏悔。大家都知道,一般“嗡班匝儿萨埵吽”是忏悔咒语,谁也没有说“嗡玛呢巴美吽”是忏悔咒,那念观音心咒能否清净罪业呢?完全能清净。
以前藏地有个屠夫杀业深重,遇到善知识后皈依佛门,戒杀忏悔。他在忏悔时观想观世音菩萨,天天念观音心咒,后来七次面见观世音菩萨,圆寂时身体基本上变成虹身,火化时,其坚固舍利上显现一寸许的观音菩萨像。
有智慧的人会及时忏悔罪业,没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懂得。《那先比丘经》中也讲过,当时国王问那先比丘,智者和愚者造恶业,哪个造的罪业比较重?
那先比丘反问国王:“比如燃烧的铁,如果两个人去接触,一者知道是燃烧的铁,一者不知道,哪一个的手受伤更重?”国王说:“知道的人可能不敢触摸,即使摸,也不会烧得很严重。”那先比丘说:“同理,智者比较谨慎,所以罪业少;愚者造的罪业非常严重,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过失。”
有些时候似乎觉得学佛没有什么用,遇到烦恼时什么都用不上,但我们多多少少知道了这些道理,至少有一种惭愧心,心里明白不能这么做,这样做会堕恶趣,非常不好。从道理上明白后,就会知道如何取舍。其实不懂和懂还是有很大的差别。
所以,如果懂得金刚萨埵或百字明的修法当然很好,如果实在不懂,那就可以这样想:令我无始以来漂泊在轮回中的就是自己的罪业,今天,我在观世音菩萨面前一心一意地忏悔。边想边念十万以上的观音心咒,如此,则像雪山被阳光照耀般,雪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部融化。同样,相续中的罪业依靠这些特别的咒语、佛菩萨特别的加持都能得以清净,一旦罪业忏得很清净,那修行也容易成就,这非常重要。
第四个是积累资粮,即修曼茶罗:
我执此心轮回因,故身受用善资粮,
上供下施普回向,远离爱执诵六字。
每个众生的我执特别可怕,有了我执就有我所执,之后造各种业,如《入中论》中说:我执成为轮回的因,让众生就像水车一样,在轮回中一直流转,始终不能解脱。
所以,我们现在懂得取舍之后,尽量断除我执,在远离爱执的状态中,将自己的身体、受用、财富,包括三世所积的所有善根资粮为主,一切的一切上供诸佛菩萨,下施六道众生,将一切善根回向给上上下下轮涅的对境。对什么都不要有执著,但凡有爱的执著,都是构成轮回的因。因此,一定要用无有我执的方式来修行,念诵六字真言。
一般而言,积累资粮时会修曼茶罗和修断法(古萨里)断除我执,《大圆满前行》中也是修这两个法,我们也可以这样修行。为什么要这样修呢?大家都知道,只要没有断除我执,就不能获得解脱,如寂天论师所说:“我执未尽舍,苦必不能除。”我执如果没有除尽,那痛苦绝对不会断除,尤其是我执比较重的人痛苦更严重,我执比较轻的人,痛苦也稍微轻一点。
各位相续的层次不同,有些人我执特别严重,不管到哪里,“我”就是放在第一,只要“我”受到了威胁,对谁都不会客气。有些人以前比较严重,但慢慢得受了大乘佛教的教授,跟以前相比好多了,自身有很大的改变。
其实众生都是因为我执而痛苦,现在社会上特别多的抑郁症等心理疾病,由于一味执著自我,许多事不能如愿以偿时,就越来越执著,越来越恐惧,越来越悲观,最后连活在世界上的勇气都没有,好多人都是以此而离开世间。
所以,我们尽量学一些断除我执的法门,例如中观等,在断除爱执、断除我执、积累资粮的状态中修曼茶罗,念六字真言十万遍,然后将所有的善根回向一切老母有情。
当然,有些人修过加行,有些人没有修过,无论是否修完加行,有机会时,以闭关的方式按照前行的次第,修皈依、菩提心、忏悔、断我执修古萨里等,每一个都念六字真言十万遍,甚至如果实在没有时间,每一个念一万遍也可以。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看吧,修这样的法我觉得非常有意义。
下面第五个是上师瑜伽:
诸佛本体上师尊,恩胜诸佛之怙主,
师与观音无别中,虔信深情诵六字。
一切诸佛的本体是自己的传法、灌顶、赐窍诀的根本上师,根本上师的恩德胜过了三世诸佛,这样的怙主,与观世音菩萨无二无别。这并非是表面上想一想,而是上师的本体确实跟观世音菩萨无二无别,以视师如佛的虔诚之心,特别深情、特别激动、特别具有激情地念诵六字。
前两天我去坛城那边看建筑,有一群居士大声地喊:“啊!喇嘛钦!喇嘛钦!喇嘛钦……”好像精神有点问题一样,但另一方面可能是一种虔诚的信心吧,有时候这种声音也给别人带来一种激情,带来一种不同的信心。
以前上师如意宝在藏地出行时,车里放着仓央嘉措的道歌,其实这个道歌有很深的缘起意义,那时政策比较宽松,每逢人群聚集之处,放得比较大声时,很多人都流下了信心的泪水。
人有理性与感性两种,理性的人可能会讨厌音乐、唱诵,尤其是西方人。不过西方人当中,也有少数人特别喜欢音乐,如果用艺术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信心,他们还是很有感觉的。亚洲人偏感性,只要大声唱诵、大声祈祷,很多人马上就有感觉,能跟上师相应。
此处讲到,修上师瑜伽时,要忆念根本上师的恩德超越了诸佛,这样的根本上师与观世音菩萨的本体无二无别。修生起次第或在念咒语时,我们念的“嗡玛呢巴美吽”实际上就是真正了义的观世音菩萨,上师的身是观音的身,与佛没有差别;上师的语与法没有差别;上师的心与僧众没有差别,三宝的总集就是观世音菩萨,在显现上是上师,以这样非常虔诚、不退转的信心念诵观音心咒。并不是今天跟上师关系好一点,所以视师如佛,“您老人家的功德不可思议,跟诸佛没有什么差别”;过两天有点小小的事情就翻脸了,开始诽谤,不是这样,应该是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不退转的信心,以这样的心态念观世音心咒。
这些道理确实很重要,如果不讲,有些人不一定明白。《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》中云:“如人有眼,无外光明,不能见色;行人如是,虽有智慧,无善知识,不能见法。”人虽然有眼睛,但外面没有光明也不能见到色法;同理,即使你有世间的智慧、辨别的能力,但若是缺乏善知识窍诀式的引导,确实不能见到诸法实相。这很重要。
所以,有时别人看了密法法本也不用害怕,即使看也看不明白,因为没有上师的引导,依靠自学很难通达其意。甚至现在有些西方人不一定得到灌顶以后才看,只要听说这本书很出名,例如《上师心滴》《法界宝藏论》《大圆胜慧》等,他自己请一本书直接就看,看了以后觉得跟其他的文字没有什么差别。没有密宗上师的指点根本无法通达。
我们修上师瑜伽或修其他法,也是先要有上师的引导,然后以视师如佛的信心念六字真言十万以上,上师本来跟佛无二无别,通过这种方式来修非常好。
五十万加行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。当然,我并非说所有人都用这种方式替代加行,在特殊情况下,用这种方式修功德很大。
接下来主要讲一些密宗相关内容,密宗入门需要灌顶:
净障修道现四身,四灌本性师观音,
自心知师圆四灌,自得自灌诵六字。
净除身语意和平等的障碍,然后修持四道,最后显现四身——法、报、化三身与本性身,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四灌顶——宝瓶灌顶、秘密灌顶、智慧灌顶及句义灌顶。这四灌顶的本性是什么呢?就是上师观世音菩萨。显宗的观点是将观世音菩萨观想在我前面的虚空中,但在密宗,真正了义的观世音菩萨实际上就是自己的心,如果你知道了自心是上师观音菩萨,那就已经圆满了灌顶,不用听说在哪里灌顶,然后跋山涉水、翻山越岭想求灌顶,结果没有得到灌顶又心灰意冷。
《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》中说:“自心作佛,离心无佛。”自己的心就是佛,离开心以外没有佛。所以,真正了义的观世音菩萨就是自己的心,认识自心就已经圆满了灌顶,这种方式叫“自得自灌”。不是拿个宝瓶,自己灌到自己的头上,而是如果你认识自己心的本体跟观世音菩萨无二无别,就已经得到了自己本来具有的灌顶,在这样的境界中诵六字真言。
当然,这个境界比较高,一般人不一定有这种境界,假使没有,那就以观想的方式,或是明白道理的方式来念观音心咒。我们当中有些人从来没有得过灌顶,那怎么办呢?灌顶的本性实际上就是观世音菩萨,观世音菩萨就是自己的心,自心本来具足,那我自己也是本来都已经具足观世音菩萨的本体,以本自具足的方式来念“嗡玛呢巴美吽”。密宗的很多修行,利根者都依靠道灌顶的方式来获得。
实际上密宗的有些修法也要求必须得过灌顶,但有时与显宗的一些道理结合起来,也不一定非要得灌顶。就像大手印,有显宗的大手印、密宗的大手印,禅宗实际上也含有密宗的甚深道理,但显宗的禅宗也并未要求必须灌顶。所以,通过这种方式来修行也可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