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末善语讲解·第3课
下面看看华智仁波切老人家有没有别的甘露妙药。
19
没有快乐的时候,如今快乐已经穷尽;
不想要痛苦,痛苦的边际以佛法来断除;
苦乐何者来临依往昔强烈的业力而确知,
如今对谁也不顾不虑。
没有快乐的时候,如今快乐已经穷尽了;不想要痛苦,痛苦的边际要以闻思修行佛法来断除;所有的苦乐产生,都是因自己往昔强烈的业力而导致,对此明确了知、坚信不疑。因此,从现在起,对任何人也不要有希求或担忧。
华智仁波切好像特别伤心,不知道受到什么打击,“现在一切都完了”。(众笑)
在这痛苦的世间,不管是整个社会还是个人修行,依靠五蕴聚合的这个身体,哪里有一点快乐?快乐早已经灭尽了。
谁都不想痛苦,但我们往往都在造作痛苦的因。如果真的不愿意感受痛苦,就精进闻思修行,以佛法断除自己痛苦的来源和相续,最好能好好学习《俱舍论》,通过断除见断和修断来消除世间的所有痛苦。
而所有的苦和乐,全部是由自己往昔的业力所导致的,对这一点,我们要坚信不疑。这样一来,我们没有什么希求,也没有什么担忧,不会想“我今天做的这件事情会不会马上成熟”,也不会期望“我现在要马上获得快乐、马上断除痛苦”,知道这些都不一定会在很短的时间中实现。
20
对人怀有大的期望,期望时摆出笑脸;
自己的需索众多,为了种种所需而作规划,
所做能做顾虑未来生计的心,
如今无论遭遇什么也不做了。
如果对人怀有大的期望,那在期望的时候就会摆出笑脸;当自己需求很多时,就会为了成办所需而做种种规划。但是,所做种种顾虑未来生计的计划都无有意义。从现在起,无论遭遇什么,也不再做任何规划了。
世间上的人们,当自己有事相求、对别人抱有很大希望时,便跑到别人跟前,脸上堆满笑容,“我今天要去办点事,您可不可以批准我早点回去?哈达献给您”“这个红包是我的一点心意,有个项目想请您帮忙”……他带着某种目的,心里有各种各样的规划和打算。
实际上,做这些顾虑未来生计的计划没有很大意义。上师如意宝法王晋美彭措晚年的时候说:除了佛法方面的一些安排外,世间法方面无需有任何个人未来的规划和筹划。所以,作为出世间的修行人,应该在佛法方面有一些打算和规划,想想自己明年求什么法、下一次讲什么法,但没必要在世间法方面为未来做什么筹划、考虑以后过什么样的生活。
现在什么都不需要规划,以后不管快乐也好、痛苦也好,我们只需要尽力祈祷上师三宝,好好修持。
21
今天死也不为世间法后悔;
活一百年也不欢喜,韶华已逝。
如今死也好,活也好,
以此生做什么,仅仅成办后世的法,的确如是。
这里跟藏文稍微有一点差别。意思是说:即使我今天死了,也不感到后悔,这本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;即使我能活一百年,也不感到欢喜,因为现在已经老了,青春年华早已逝去。如今死也好、活也好,此生要做的就是为了后世修行佛法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死也可以、活也可以,这样的修行境界,对每个人来讲都很需要。可世间人并不是这样,虽然自己已是七八十岁的高龄,但还是觉得“唉,为什么我的身体会生病?为什么我眼睛看不到字了、耳朵听不清了?为什么心里总是痛苦、烦恼?很奇怪,这几天起床怎么那么困难?我都不知道是怎么了,百思不得其解”。很多人很想一直活在世间,却不知道现在已经老了,再活着也没什么可欢喜的,身体已渐渐衰败,痛苦只会越来越多。
有些老年人经常想:“我死了以后会不会堕落啊?”有些修行人也整天祈祷:“我千万千万不要死啊!”其实,死亡也没什么不可以,也没什么可后悔的,因为自己尽心尽力地修了一些法。
昨天一个人说:“我现在什么事情都干不了,还不如死了好!”我说:“那死了以后能干得了什么?有把握做更大的事情吗?如果没有死,我们在这里至少每天都有听闻一堂课的功德,你有把握死了以后还有这个功德吗?”我们现在每天都能听一节课、念一万遍观音心咒,但死后转生为其他众生就不一定有这个机会了。所以,从善法的角度,多活一天也是可以的。这应该是每个人面对生死的态度。然而,很多人不会从这方面考虑,只是想着自己要不要死,这没必要。
因此,大成就者们面对生活的态度与世间人完全不同:不管死也好、活也好,行持善法是最重要的。
22
啊!我的唯一依怙大悲藏,
根本上师怙主观世音,
语的心要正法六字明,
如今除了您外,再无指望处。
啊!观世音菩萨,您是我唯一的依怙、一切诸佛菩萨的大悲藏,与我的根本上师无二无别,所有语言和经论的要诀就是六字真言“嗡玛呢巴美吽”。现在除了您之外,我再没有其他的指望和依靠处。
很多经典,像《观音陀罗尼经》《大乘庄严宝王经》中说,八万四千法门,所有语言的精华就是六字真言。因此,此处说:我唯一的依靠处就是观世音菩萨您和六字真言,除了您和六字真言以外,没有其他依靠处。所以,如今获得了人身,一定要好好念诵观音心咒。
华智仁波切的传记里说,他一般在早上修本尊——不知道是修什么本尊,总之是念本尊的心咒;到了中午和下午,有时候做一些会供或烧烟烟,但经常利用相当长的时间持诵观音心咒。
我想:在座的各位,特别是喜欢闻思的人,有时候还是要念念观音心咒;喜欢修行的人,出定的时候也要念一点观音心咒。有些人在看书等其他方面都比较不错,但对念咒不感兴趣,根本不想念,这可能是一种障碍,不太好。我们的上师法王如意宝和传承上师们对于咒语是何等重视。因此,不管念哪个咒语,有时间就多念念,这相当重要。
23
所知的留在回忆,如今无益;
所做的落入现世,如今无益;
所想的一切成为迷惑,如今无益,
绝对有益的持诵六字明的时间到了。
在这个世间,所知道的一切,只在心里留下影像而已,没有任何意义;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现世,也没有任何意义;所想的一切都成为迷惑,也没有任何意义。必定有意义的就是诵持六字大明咒,现在这个时机已经成熟了。
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学过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经济贸易等各种学问,但现在都用不上了,一点意义都没有;以前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今生的世间八法,为了名声、养家糊口而奔波,现在也一下子都没有意义了;自己整天所想的都是一些颠倒分别念,信心、悲心等对众生有利的方面则基本没有。
有些人整天胡思乱想,幻想着长大以后有个很好的家庭,过着非常幸福美满的生活,生一个很乖的孩子叫什么什么……其实,这些全部是妄想、迷乱。有些人来人间已经四五十年、五六十年了,但回顾自己的一生,反思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,会发现以前所知、所想、所做的这些事情没有任何实义,白白浪费了大好光阴。所以,现在念观音心咒的机缘已经成熟了,除此以外,再无其他。
下面华智仁波切开始讲念观音心咒的方法,我特别喜欢。念诵任何一个心咒,有时安住于皈依的境界中,有时安住于发心的境界中,有时安住于忏悔的境界中……在不同的境界当中念诵,咒语的作用、效果和威力也完全不同。
24
无欺永恒的唯一怙主三宝,
三宝诸集体性观世音,
请以全心托付您了知不变的定解,
毅然决然持诵六字明。
永远不会欺惑的唯一怙主就是三宝,三宝的总集本体就是观世音菩萨,我们一心一意地依止观世音菩萨您。请以这样的心态毅然决然地诵持观音心咒“嗡玛呢巴美吽”。
这是在皈依的境界当中念诵,念的过程中观想:三宝的总集本体就是观世音菩萨,观世音菩萨的本体就是自己的心,我一心一意地依止观世音菩萨您,别无其他。这就是六字真言的念诵方式。
念文殊心咒也可以同样观想:三宝的总集就是文殊菩萨,除了文殊菩萨您以外,我没有其他任何依靠处,我一心一意地依靠您。按这样的方式来念诵。
很多人喜欢念心咒,在念诵的过程中不可能什么都不想,那就可以安住在皈依的境界当中念诵。
接下来是在发心的境界当中念诵。
25
大乘道的根本菩提心,
殊胜之心乃诸佛同行道,
不离善道菩提心,
请于悲愍众生中持诵六字明。
大乘道的根本是菩提心,如此殊胜的菩提心,是十方诸佛菩萨的同行道,因为他们皆依菩提心而获得佛果。不离此菩提心之善道,请于悲悯一切众生的境界中念诵六字大明咒。
这里是讲不共加行。所有大乘佛法的根本就是菩提心,即利益众生。看到世间上这么多可怜众生,一边观想愿所有可怜众生都能离苦得乐,一边念诵观音心咒“嗡玛呢巴美吽”,这就是安住在发心的境界中念诵。
下面是在忏悔的境界当中念诵。
26
无始流转轮回直至今,
所作成为恶业故世间漂泊,
内心发露罪过忏悔心,请内心发露堕罪,
以忏悔心具足四力持诵六字明。
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于轮回中,这都是由各自的恶业支配的。我们这些恶劣的众生应该在诸佛菩萨面前发露忏悔,请在圆满四对治力的境界中念诵六字真言。
27
我执贪执之此心轮回因,
是故身及受用诸善根,
上供下施回向于轮涅一切,
请完全抛弃贪执而持诵六字明。
众生无始以来具有贪执“我”和身体等的念头,这就是轮回之因。因此,将自己的身体、受用及所有善根上供下施,并将此功德回向轮涅一切。请于完全舍弃一切执著的境界中念诵六字真言。
这应该是修古萨里,或者说修断法。
这些念诵窍诀,在其他论典中难以找到。在念诵心咒的过程中,希望大家按照这里所说,在皈依、发心、忏悔、断法等境界中念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