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凡讲解·第47课
2022年10月22日
第76节·最深言教
在我写的许多意伏藏法中,具有近传加持的甚深法,是白文殊和大威德这两个灌顶;弘扬事业最广大的,是《文殊静修仪轨》和《文殊静修支分引导文·手中赐佛》;缘起始终没有被破坏的,是《项袋金刚橛》。
“白文殊”和“大威德”,前两年给大家灌过顶,也念过传承。《文殊静修支分引导文》和《文殊静修仪轨》,就是法王如意宝在五台山作的《文殊静修大圆满》的引导文和修法仪轨。《项袋金刚橛》,我们现在正在共修,平时也经常念诵。
如果你们好好实修这些法,必定无疑会获得共同悉地和殊胜悉地。
法王传下的这些法门中,白文殊主要是念修“阿”字;大威德我们学院每年都会念一念;《文殊静修支分引导文·手中赐佛》我以前翻译成了汉文,《文殊静修仪轨》没有翻译,不过其他人翻译过;《项袋金刚橛》我们每年也会共修。这几个法,有些特别有加持,有些弘扬非常广泛,有些缘起未被破坏过。总之,大家实修这些法门特别殊胜。
(堪布展示照片)
这张是《梦尘回忆录》里法王如意宝和顶果钦哲仁波切见面时的照片,边上这位是堪布南珠。当时我本想一次拍好,但是他老挡在镜头前,我只好避开他,打开闪光灯拍下了这张照片,结果挨了法王的批评。法王在印度时,因为拍照的事,批评过我两次。这次以后,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拍照。
后来在鹿野苑拍了一点,又被法王批评:“到圣地也不好好发愿,老是拍照干什么?”当时我哭着跟法王忏悔。如果上师不高兴,拍这些照片又有什么用呢?所以从那时起,我就没有再拍照。后来从蓝毗尼花园离开时,我很想拍一张集体合照,因为中间的行程中没有留下什么法王的照片,但又不敢说,只在法王看不见的地方拍了一点外景。
第77节·猴月初十聚会
以我自己的一生为例。第十六胜生周的木猴年,我12岁,第一次进入上面的洛若寺佛学院。当时的猴月初十,我参加了盛大的供养节日。
关于猴年猴月,莲花生大士的算法有点不同。按照现在的习惯,一月份是我们藏历的鸡月,所以猴月应该是十二月。但是以莲师的算法来看,猴月应该是藏历的六月,也就是纪念佛陀转法轮的这个月。所以法王有好几次在夏季六月做会供。六月初四是佛陀初转法轮的日子,初十是莲花生大士的猴月会供日。每种历算方式里,年度的开端是不同的,按照莲师的这种算法,藏历的七月份应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。
法王回忆,自己12岁的时候,第一次进入洛若寺佛学院。当时洛若寺也是一所佛学院,里面开展讲学。法王在当年的猴月初十参加了盛大的供养节日。我算了一下,那一年应该是1944年。
后来,我24岁的火猴年,在托嘎如意宝住持的石渠江玛深山,与十方的几百名僧人一起,在猴年猴月初十吉日曾经共修。当时托嘎如意宝做施主,让我做金刚上师,我不敢违背言教。
当时的共修,托嘎如意宝做施主,意思是整个法会都由他来供养。这应该是法王在1956年的经历。
我36岁的土猴年,
法王36岁那年应该是1968年。说起年龄,藏历的算法跟公历有所不同。你们现在一般计算周岁,而我们藏族人过了年就可以加一岁,比如说,我今年按照公历来算是60周岁,但按藏历,是61岁,因为已经进入新的一年了。
那是局势非常动荡的时期,但我还是秘密来到喇荣这个地方,给少数眷属弟子灌顶,做会供,发愿弘法利生。那个地方就是现今罪聚自解脱洲(法轮区)的所在地。
法王在1968年的时候,在现在学院的法轮区度过了第二个猴年猴月。据说法王早期也在那个地方居住过很长时间,看来法轮区还是很厉害的。
再后来,我48岁的铁猴年,是喇荣佛学院成立的开始。猴月初十那天,我带着少数眷属弟子来到这个圣地,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准备了会供品,做了一次广大的会供。
法王如意宝48岁那年,也就是1980年的夏天,藏历六月初十,那是喇荣五明佛学院正式创立的日子。那个时候这里只有32个人,德巴堪布等大德都参加过那场会供。
从那以后,在这个圣地,我相应大家各自的根基,根据我所了知的程度,一直不断地弘扬显密及明处的完整法门。
医方明、工巧明、声明、因明、内明称为大五明,历算学、修辞学、韵律学、戏剧学、辞藻学称为小五明,这些都叫明处。
时至今日,弟子人数日益增多,光是常住学员就有数千僧人。
这应该是法王在1992年左右说的。我记得1990年学院的人数是三千,到了1996年,《胜利道歌》中提到过,当时有五千僧众。所以1992年的时候学院可能有三四千人。
其中,不仅有具足戒律、夜以继日精进闻思修行的人,而且在显密及明处方面的学识胜过我的,也大有人在。就像世人说的“父如凡牛,子如牛王”一样,他们一直常住在这个学院里。
法王谦逊地说道:我的弟子中有一部分,不管显宗、密宗,还是世间知识,都胜过我,这样的弟子大有人在,就像世间人说的“父如凡牛,子如牛王”——父亲像普通的牛一样平凡,可儿子像牛王一样出类拔萃。法王经常使用这些比喻,意思是说儿子超过了父亲,也可以说弟子超过了上师。这些具有智慧的僧才,一直居住在喇荣。这段话是法王如意宝的自谦之言。
今年猴月初十,我来做你们各位僧人的施主,进行前所未有的广大供养,会供法会的形式也会首屈一指。
这是1992年,法王如意宝60岁的那一年。我们学过的《句义宝藏论》和《般若摄颂》,都是法王在那一年传讲的。当时法王自己出资买会供品,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广大供养。虽说当时会供规模很大,但跟我们现在完全不能相比。那个时候学院条件还比较差,当时想修汉僧经堂,我特意到成都去给新加坡的法师打电话求助,因为需要两三万块钱,但我们实在筹不出来。所以,尽管这个会供的规模在当时是首屈一指,但整体条件跟现在比,差距还是很大的。
今年初十这个供养节日,是我自己人生中第五次猴年猴月初十的聚会。我们师徒不离不弃,通过讲修来受持、护持、弘扬佛法,从现在算起,希望十二年后的大怀业猴月初十,我们师徒还有共同相聚的善缘。大家要好好发心发愿,这一点相当重要。
事实上,这个愿望后来没有实现。十二年后应该是2004年,法王原本准备在夏天的时候做一个大会供,然而他老人家在那年年初示现圆寂了——如果没有这样,那应该是法王的第六次猴月初十会供。
据印度圣地的一位持教大德说,我需要住世到95岁,那我们或许还会有第二次、第三次猴月初十聚会的机缘。丹增嘉措活佛的这个《喇荣简介》也是金刚语,可能在十三年里,还会有初十同聚的机会。
丹增活佛确实写过一篇《喇荣简介》,好像是以歌词的形式,内容是否提过下一次初十会供,我记得不是很清楚。法王当时说,他的语言是金刚语,可能在十三年里还有初十同聚的机会,但是最终未能实现。
但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,因此,请你们僧众深切地发心发愿。
2004年如果法王在世的话,我们师徒也会做一场大会供。然后再过十二年,2016年6月,也就是学院成立三十六周年的时候,又是猴年猴月。等到下一回,就是2028年的6月了,不知道以后会怎样,一切都是无常的。
师徒不离共相伴,身寿不变永固坚,见面闻语不间断,快乐弘法愿吉祥!
法王最后念了这样一个吉祥颂,这在很多念诵仪轨中也有——“师徒不离共相伴,身寿不变永固坚,见面闻语不间断,快乐弘法愿吉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