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凡讲解·第37课
2022年10月11日
第11章 寺院法规
第61节·各寺必行三事
如果有人问:“你们学院对诸位上师、僧人有什么规定?”
那就是团结和合、清净戒律、闻思修行这三条。
法王讲道,如果别人问起我们学院有什么样的院规和基本纪律?那就是团结和合、清净戒律、闻思修行这三条。
“团结和合”是什么意思?
对上中下所有众生,以及萨迦、格鲁、噶举、宁玛等各派都不偏不倚,对所有持教大德都不嗔不谤,僧众都要团结和合。
团结和合是我们学院最根本的三个纪律、三个基本原则之一。这首先要求我们对上上下下的众生团结和睦。不论学院内部,各部门内部,还是各班内部,我们对待上中下的人都要如此。有时候对上可能相处得好,但对下却不一定,其实对下才更重要。同时,还要做到对各个教派不诽谤、不嗔恨。如果因为嗔恨说了一些诽谤之语,要在过夜之前马上忏悔。
否则,如果僧众之间发生内乱,那个地方会焚毁七层,谁也不会获得一点悉地。
戒律当中有这样的说法。某个地方的僧团里发生内乱,这一方的僧人和那一方的僧人产生了严重矛盾,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破和合僧的行为。这种情况一旦出现,罪恶的火就会把那里七层的范围全部烧毁——就像原子弹爆炸过的地方寸草不生。所以,如果僧众中产生了严重的冲突,这种罪业会导致凡在此地的人都得不到任何悉地。
我们喇荣的僧团,一直以来都十分和合,从来没有发生过内部争端。但不管在藏地还是汉地,历史上都发生过一些僧众之间的内乱,甚至互相打杀。如果这样,就是毁坏了誓言,整个大地都会在无形中被烧毁,善根的种子在那个地方不可能开花结果。
因此,每个人都应该小心。寺院内部的上师之间要团结和合,僧人之间要团结和合,上师与僧人之间要团结和合,这就是团结和合。
法王是这样要求的,上师与上师之间、僧人与僧人之间、上师与僧人之间,以及各个部门之间、部门内部上下之间,都要团结和合。如果连和合都做不到,住在这里确实没有什么意义。
当然,我在这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所指。有些人天天觉得:“是不是在说我啊?”我看过一本书,里面这么说:如果感觉老师课堂上的话都是对自己讲的,说明你有进步。所以,也许这样想的人自己确实存有这种烦恼。
在我们学院,最关键的品质,就是跟大家合得来。很多发心人员,刚开始待人很热情,到了后面却与人矛盾重重,这是很不好的。人要有智商,但更重要的是情商,因为智商其实是建立在情商的基础上的。如果一个人情商不高、人际关系不好,即便他有特别超群的智慧,也派不上用场,最后还是利益不了众生。所以大家应该知道情商的重要性。所谓的情商,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合。有些人在这里待了十年,从来没跟别人吵过架,甚至没给过别人一个斜眼,心态一直非常平和,而有些人一天之中都会产生很多分别念、得罪很多人。
我现在愈发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,你想发心,想转法轮,想做任何事情,都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。所以与人相处一定要和合,如果连和合的基本原则都没有,那什么事都无法做成,只不过是纸上谈兵和冰上建筑。
(堪布展示照片)
这张照片好像是在新龙拍的。那时候梅洛管家穿着那么漂亮的衣服,回头我要拿给他看一下。(众笑)
“清净戒律”是什么意思?
只要是出家的沙弥、比丘,最低限度要具备四根本戒和酒戒,一分都不能染污。
当然,出家人有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沙弥尼各自的戒条。对出家人的要求其实并不只是四根本戒,因为四根本戒一般在家居士都有受持。出家人至少要在四根本戒的基础上,具足出家戒。这段话可能是法王针对不同场合的受众讲的。
连四根本戒加酒戒这五戒都不具足的沙弥、比丘,是不会有的。这是此教法中唯一的本师——出有坏佛陀的言教,要慎之又慎。
这应该是法王在其他寺院讲的一些方便方法,是比较宽松的持戒方式。实际上出家人自己的戒律肯定要具足。
如果你是密宗行人,必须小心守护各大续部中提到的誓言。虽然有些人认为具足戒律和誓言只是出家人的事,所有密宗行人不需要守护什么。但实际上,密宗行人也必须守护誓言。
如果认为得过灌顶的在家人不需守什么戒律,这是不合理的。因为凡是密宗修行人,都必须守护誓言,这是密宗戒律所规定的。我们只要得过灌顶,就至少得遵守《大幻化网》的五种誓言或者密宗十四条根本誓言,这些是必须守护的。如果没有守护誓言,那你得到密法也没有多大意义,反而容易成为过失。
第62节·要了知佛教的特性
一般来说,我绝不会吝惜任何秘诀,不传给你们这些具缘弟子的话,又能传给谁?
法王确实给我们传了很多至高无上的大圆满法,任何秘诀都倾囊相授。
那天我开玩笑说:“我为你们该翻译的法本都翻译了,该讲的课都讲了,可你们有些发心人员,连技术都不肯教给别人。有些人的心很黑,跟别人交接工作时,因为自己心存不满,不但不给别人好好教技术,反而教了另一种很危险的方法。我若是也像这些人一样,岂不是要天天教你们下地狱的方法?这是很不道德的。”
法王如意宝确实是向所有弟子毫无保留地传授了窍诀,没有单独给谁传法,除非必要的时候,给堪布、堪姆传一点密法,而且也是大众以前听过的。除此之外,全都是在公众当中讲授窍诀,看每个人的缘分得到怎样的证悟。所以法王说,一直跟我这么多年的弟子,不给你们传,那我传给谁?
但是你们要按照我所传讲的去实修,就算是那些即将离开或者只想待一两年、一两个月的人,也都一样。
得到法以后一定要修。平时有些佛教徒说:“我听过上师一节课,我见过上师一面,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。”那更何况我们有长年累月闻思修行的机会?如果对此一点都不重视,就太可惜了。
总之,每个人应该关心自己能否成就正法,没必要有过多的愦闹散乱。
大家来这里求学,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得一点法、修一点法,离开的时候有没有收获满满。有的人下山时带走一大堆转经轮,其实这些有也可以,没有也可以。我们前阵子发的那个长长的转经轮,到时候你要走了,送给喇嘛也可以。关键是你的相续中能不能带走一些佛法,这才是最珍贵的。
最近各种事情都在进行,比如建造三宝所依、经堂等等。当然,这些土石不是佛教,大搞佛教排场也没什么用。
早期的时候,我们确实建了甘多拉经堂,喇嘛大经堂也修过几次。但法王这里说大搞佛教排场的,应该不是喇荣,而是别处。
佛法住世的时间量,按照时轮金刚的观点,到勇武轮王即位时,就只有三百年了。因此,一定要在佛法住世期间,以清净的意乐讲闻修行教法和证法。
关于佛法住世的时间量,法王在这里没有按照显宗经典的说法,而是依据《时轮金刚》的观点。这里意思是,勇武轮王即位的时间,距今还有三百年。历史上对此有不同的说法,说三百年、四百年、五百年的都有。勇武轮王是香巴拉二十五位国王中的最后一位。他即位之时,整个世界遍满边地野蛮人想要摧毁佛法,那时勇武轮王会显现忿怒相,以战争的方式降服一切野蛮边军。那个时候,麦彭仁波切和法王如意宝都会示现为勇武轮王的大臣来弘扬佛法。这是《时轮金刚》的说法,跟显宗的记载有些不同。因此,一定要在佛法住世期间,以清净的意乐讲闻修行教法和证法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