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凡讲解·第36课
2022年10月10日
第60节·不偏袒贪嗔
你们看看能否成办一点弘法利生的正事?
法王如意宝一直希望我们把弘法利生作为真正的事业。
我们修传八大宗、讲传十大派等所有以前出世的智者们,已经建立起了同一意趣、同一要点,所以要知道,佛教各派互不相违,对所有教派都要有无偏的清净观。
真正的高僧大德们,不管是同一教派还是不同教派,意趣都是一致的,不会有任何矛盾。大家学了这些道理以后,不要议论其他宗派哪个好、哪个不好,这样没有必要。
即使没有证悟所有教派的本义,也绝不能生起邪见、进行诽谤。
作为法王如意宝的弟子,我们绝对不能说其他上师的过失、道友的过失、教派的过失。而且,依据佛经所言,也不能讲执事者的过失——也就是僧众的管理者,比如管家、堪布、堪姆。有些人总爱说长道短:“看这个人,一坐上这个位置就表现得特别积极,真是太爱出风头了。”这样是很不应该的。不管是什么人,只要他代表僧众,就不能说过失。同时,也不能说僧众财物的过失,“这个地方不行,那个窗户不行,那个经堂不行,那个院子不行”,这样也有很大的过失。
实修自己的清净正法,(与其他教派)一丝一毫也无有相违。
你自己修自己的法,其他教派的观点于你并不相违。
不管你修大手印、大圆满等什么实修法,如果已经明白了(宗大师所说的)“了知以现除有边,以空遣除无有边,缘起性空显现理,不为边执见所夺”,即从空性中显现因果缘起自性的道理,那么无论你行持大圆满的见解还是大手印的见解,都是可以的,宗喀巴大师的究竟意趣也是这一点。
这里引用了宗喀巴大师《三主要道论》里的教证。我们以前讲过很多次,大家应该记得。这个偈颂非常有特点,我们一般是以空来遣除“有”边,以显来遣除“无”边,而这个说法用了完全不同的角度。
法王引用这个教证是想说明,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,不管修哪种实修法,都没有任何相违之处。在有智慧的人看来,不论大手印还是大圆满,见解都已包含其中。
因此,对于任何教派都千万不要偏袒、贪嗔。萨绕哈巴尊者曾说:“于我玩游戏,凡愚执真实。”
萨绕哈巴尊者说,他的很多行为都是在玩游戏,但凡夫人却执为真实。不过现在很多人确实把玩游戏当成真,过度沉迷游戏,最后把现实生活都毁了。游戏成瘾有时和吸毒成瘾同样可怕。前几天在泰国发生了一起枪击案,一个公安人员因为吸毒被开除,为了发泄不满,他持枪到幼儿园无差别扫射,当场杀死了36个孩子和大人,其余的伤者情况也很危险。行凶之后,他又杀害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,最后自己开枪自杀。现在这个世界真是越来越古怪了,很多人也变得越来越不正常。
我们必须明白,智者之间相互辩论时,立论者说对方的道连解脱都得不到,成就者之间甚至授记对方是魔等,这都有不可思议的必要性。
像果仁巴大师、宗喀巴大师等一些大德展开辩论时,语气中彼此抨击得很厉害,好像对方连解脱道都没有入。有些成就者之间甚至互相说一些攻讦指斥的话,诸如对方是恶魔的化身、恶魔的游舞,但其实他们这样示现有不可思议的必要性。诚如萨绕哈巴尊者所言,这些智者之间互相辩论、互相批评、互相攻击,其实有特殊的目的。以前法王有时候也会指摘一些其他大德,后来法王自己解释,因为对方可能会出现违缘,所以才用这种方式来帮他化解。
所以,有时候一些高僧大德之间看起来似乎不合,一些宗派之间看起来似乎有矛盾,其实这都是智慧的游舞,他们是不会染上过失的。然而,我们如果随便去跟随附和,难免会有过失。所以,不论上师们之间看起来有什么矛盾,弟子们都不应该跟着互相攻击诋毁,要知道这也许是上师们的密意,如果以自相的烦恼来诽谤对方,那下场就只有堕入地狱。
这个道理非常重要。过去藏传、汉传各个教派的许多大德在世之时,互相之间起过不少争论,但其实他们是为了给对方遣除违缘,或有其他种种目的。所以我们对待这类情况不可不慎。
如果狐狸去跳老虎跳过的地方,只会让自己摔下去,变成死路一条。因此,每个人都要依止正念正知,不要放逸。
狐狸肯定不能和老虎相比,老虎跳跃的地方,狐狸千万不要去跳,不然只会害了自己。
我觉得在喇荣这个道场里,真正意义上没有一个人偏袒教派,想要遮破持教大德。
我们学院在这方面应该还不错,大家基本上对所有教派都观清净心。我们的大幻化网坛城里,不仅包括了藏地各个教派的传承祖师,还有汉传佛教、南传佛教,甚至苯教的祖师。这象征着喇荣五明佛学院是一个开放包容的道场。我们作为这里的弟子,也不要随便评价这个宗派不好、那个宗派不好,那不是我们的行境。偏袒教派、诽谤持教大德的现象,在我们这里是没有的。
如果我们想通晓所有教法互不相违的特点、所有宗派显现为教言的特点、轻易获得如来密意的特点、严重罪行自然泯灭的特点,就必须按照无等阿底峡尊者具德德旺嘎绕《菩提道灯论》中所说的去实行。
这四个特点很重要。第一是所有教法互不相违的特点;第二是所有宗派显现为教言的特点——不管什么宗派的观点,不管谁讲的,都要将其视为教言;第三是轻而易举获得如来密意的特点;第四是严重的罪行能以各种方式自然消失的特点。要通晓这些特点,就必须按照无等阿底峡尊者在《菩提道灯论》中所说的去实行。“具德德旺嘎绕”即具有功德的德旺嘎绕,德旺嘎绕是阿底峡尊者的另一个名字。关于这个道理,宗喀巴大师在《菩提道次第略论》中也有提及。要将各宗各派所有的法义都视为教言,互不排斥,这样自己才不会堕入险隘。
总之,这所佛学院对任何教派都没有贪心和嗔心,但与自己有缘的本师莲花生大士仁波切、全知荣索班智达、全知龙钦巴、上师麦彭仁波切的言语,我们会更加珍重受持。
这里提到的都是我们自宗非常重要的大德,大家应该都很熟悉。我们学习的《六中阴》等法门都是莲花生大士的法。全知荣索班智达是《入大乘论》的作者,他的很多著作尚未翻译成汉文,包括《大幻化网》的注释。全知龙钦巴大家都熟悉,他的代表作有《三休息》《上师心滴》等等。还有麦彭仁波切,他的很多教言我们也正在学习。
虽然我们对任何教法都不排斥,但同时也有自宗的侧重,并不是全无主见,随波逐流。天下的老母有情都是母亲,所有的妈妈都很伟大,但是自己的母亲肯定与自己更有缘分,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。不加区分、一概而论,要么全都抛弃,要么没有侧重点,这是不好的。
这是因为我们这辈子生在前译宁玛派的教法下,但对其他教派也不能嗔恨。
前几天我们讲考的时候,有一位道友说,自己十几年来学的都是宁玛巴的教法,以后也应该行持这个宗派。我觉得这样的立场是很有必要的。虽然我们对谁都不排斥、不诽谤,但是不等于我们没有原则。只有守好自己的原则,才能得到传承上师的加持。
世间的企业也是这样。经营一家企业,要打造好自己的企业文化。虽然面对全世界的市场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,但企业自己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定位,不能跟其他企业混为一谈。
所以,这个方面大家应该格外重视,记住这些关键教言。上节课法王引用了一个教言,出自麦彭仁波切为遣除弟子丹秋怀疑的《丹秋除疑文》,当时我们也以那个内容做了讲考。偈颂最后有一句“如子随父略言说”,讲考时解释得不是很好,其实意思是说:我在这里已经给你讲了少许的道理。当时麦彭仁波切的弟子丹秋学了一些格鲁派的教法,对自宗似乎不是很承认,于是麦彭仁波切特意给他讲了这个教言。后来的很多大德,包括法王和德巴堪布,都对于这个教言特别重视。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,像麦彭仁波切、法王如意宝这些有境界、有修证、能利益众生的上师们,都是很有原则的,但是我们也不能排斥他人、嫉妒他人,这一点每个弟子都应谨记。
如今,这所佛学院开设了噶举派的新班,摄受了很多噶举派的弟子,这也是为了对噶举派有一点帮助。同样,我们也有利益萨迦派、格鲁派、噶当派、觉囊派等教法的愿望。
我们佛学院早期开设了一个噶举派的班,法王讲这段话的时候可能刚刚开班。当时应该是齐美仁真堪布负责,后来齐美仁真堪布生病了,又由其他堪布负责。这个噶举派的班直到现在还有。法王原本还想开设格鲁派、觉囊派的课程,但后来没有安排起来。那个班里受持教法的都是噶举派弟子,为如今噶举派教法的弘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正是因为我们学院培养了很多僧才,教派内外很多大德都十分感谢法王。
我们这里确实是个育才众多的道场,看看你们将来能不能出去弘法利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