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凡讲解·第28课
2022年9月29日
(堪布展示照片)
法王这张照片应该是在美国拍的。
我们今天讲第51节,代表法王的51岁。这本书中将法王的每一岁用一个小节来对应,并不是说这节内容是在这个年纪讲的,这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表示。
学习了《不凡》,大家会发现,法王对每一件事情都考虑得十分细致。很多人经常想象,如果自己依止了法王如意宝的话,到底会怎么样?其实,如果你亲自见到法王,每天听他给你讲一句关于人生和修行的教言,得到的无非也就是这本书中的道理。我们这里有一些出家人,虽然一直没有见过法王,但后来通过阅读他的传记、学习他的教义,对法王生起了非常非常大的信心,自然而然获得了殊胜的加持。
如果我们以一般世间的眼光来看法王留下的教言,这些话可能谁都会说,没有什么特别之处;可如果你对法王有很大的信心,他的一字一句似乎都会融入你的心间,让你的生活、修行等方面发生很大的转变。这也许要看缘分,有些人跟法王缘分很深,书里哪怕小小一段教言,他也会一辈子奉行。如果你把法王看作一个普通的世间人,那就未必会重视他的教言。现在网上这样的语录千千万万,佛教的也有,非佛教的也有,有些看上去言辞还似乎更优美。所以,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,关键是看自己有没有信心。有了信心,就会有更多的收获;有了收获,就能转变自己的心;转变了自己的心,就能依靠这种力量来转变他人的心。这是一种层层递升的规律。
我们在学习这些教言的时候,有些人可能没多少触动:“哦,照顾病人,对对对,管家也经常这么说,堪布、堪姆也经常这么说。”提起年迈的父母,“是是是,孝敬父母,这我早就懂了。我当初学儒家的时候可明白了。”如果这样想的话,学了法王的教言可能也没什么用。对于这种人来说,即使是佛陀亲口宣说的经典,或者莲花生大士和龙猛菩萨的教言,也不过是印在纸上的一些黑字,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。所以,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缘分和修行,来看与这部法能否相应。如果相应的话,就应该多多地读诵。
我们之前学了《入大乘论》以后,有不少人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,把《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》看了好几遍的也大有人在。关键是自己的信心,如果你对一部法特别有信心,多多少少能得到收获。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对法本和作者的信心是非常重要的。
法王讲了很多方面的事理,下面我们继续学习。
第51节·照顾病人
大家还要尽可能照顾久病的患者,帮助那些新出家的觉姆。
法王如意宝当初建立尼众佛学院,其实是一个全新的开端,纵观整个藏传佛教的历史,规模如此之大的觉姆寺是从来没有过的,一般寺院里只有寥寥几个尼众。这是整个藏地前所未有的创举,所以刚开始的时候,法王也遭到了很多诽谤,遇到了种种难题。加之我们学院当时的条件也特别艰苦,所以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。
如果是无依无靠的觉姆,真的很可怜。有些生病的觉姆不仅不能出门,甚至卧床不起,真的有这么可怜的对境。那些根本不能来公众聚集场所的病人,即使念经钱只有十元,也必须给他们留一份。这叫“病人应得”。世尊不是在分配僧财一章中讲得很广吗?
法王很关心病人,也很关心新来的僧人。一些卧床不起的病人,没法念经,也没法听课,于是法王要求把僧众的念经钱也分给他们一份。有些人如果有念经的意乐,但因病实在不能念,他自己也愿意接受的话,我们也是可以把念经钱分给他的。不过有人是装病,如果只是稍微有一点不舒服就不念经,那可没资格领念经钱。今天说心脏痛,明天说生病了不能来,这种人不是大家照顾的对象。如果真是病到卧床不起,实在无法念经的话,那僧众可以开许,哪怕十元钱,也可以给病人留一份。
病人不可或缺的就是护理者,所以也要给护理人员留一份念经钱。
我们现在有没有给病人留念经钱?不留是吧?扶贫钱和念经钱是不同的,念经钱还是应该留。如果真是病得很重,或者不得不下山去看病,包括我们派救护车送到山下医院治疗的,对于这些人,念经钱可以给他留一份,随同护理病人的人,也应该留一份,我们以后也要这样安排。当然,个中情况要区分清楚,有的人以治病为借口随意离开,这是不能分念经钱的。
僧众每天下午从1点10分到3点这个时段要为施主念经,如果你不念,就不允许得这份钱。因为施主交钱是让你念经,并不是让你干其他事,所以在这段时间内,你就该好好念经。我刚来学院的时候,也领念经钱——从1985年一直到1987年,之后才基本上没有再领念经钱,在那之前,这份钱对维持生活还是很重要的。所以,领一下也没什么不好意思。
对于那些真正卧病不起的道友,大家都照顾得很好。我听说有些班的堪布、堪姆对病人非常关心,一些年轻人还主动作志愿者去看护病人。有些人突然生病,或者把脚摔断了,生活上是很麻烦的,这时候班里有志愿者就很好,经过一段时间的照顾,病人就能自理了。
我们的医院也很重要,很多人都从中受益,特别是藏族觉姆们。但现在有的医生稍有一点名气之后就离开了。我希望各位医生尽量在岗位上多坚持坚持,不要别人对你稍加赞扬,就产生傲慢,开始摆架子。作为医生,应该给大众带来真正的利益。
所以,在照顾病人方面,我们的医院很重要,护理人员也很重要。同时,病人也不要傲慢。有些病人特别难伺候,脾气也不好,性格也不好,忍耐力也不好,看护过程中稍微弄疼他一点,就“啊啊!哎哟哟!”照顾起来特别麻烦。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,有些病人则非常坚强,虽然疼得很厉害,但面不改色,特别能忍。关心他的人心疼不已,他却说:“没事的,不用照顾我。”这样的人是很有德行的。
不管怎样,我们都应该对病人,对远方的客人还有年老的父母,悉心照顾,如果能够如理做到,那就如阿底峡尊者所说,跟修空性大悲藏没有区别。有些人修大悲空性一直修不成,那你就专门到医院去当护工吧。护工的费用可不便宜哦,一天就有好几百块。
有人可能会想:“做护理是善法吗?”《俱舍论》中说:“虽非圣者然而于,父母病人说法者,最后有者之菩萨,供养功德无有量。”这里面已经讲了,护理病人和供养圣者一样具有无量功德。很难找到比这更好的积资方法了,因此,我们要尽心尽力护理病患。
法王在前面也引用过这个教证。我们这里有些病人受到邻居的热心照顾,生病的时候,邻居马上把他们护送到医院,用心照料。世间人也说,远亲不如近邻。确实,有的人直到病死,远方的亲戚也未必能来看一眼。有些亲戚只在你有钱有势的时候来沾光,但当你真正需要的时候,他们不一定会出现。而我们金刚道友之间,虽非血亲,但是从佛法的层面来说,都是兄弟姐妹,这是一种法缘上的亲情。所以,道友间互相照顾也是很有必要的。
第52节·招待客人
大家不要看不起远道而来的客人,要帮助他们借住处、借衣服、提供饮食等等。
法王经常讲一些待人处事方面的教言,这里讲的是接待客人。
当然,现在有不少从远方来这里观光的游客,我们还是少接触为好,毕竟不太清楚他们是什么样的人。有些喇嘛和觉姆喜欢主动去跟游客结缘,有的是出于悲心,有的可能是出于其他目的。
按照我们以前的一些规矩,如果真的是刚来这个佛学院的孤苦僧尼,去乞讨一些东西也未尝不可。
有一些人初来乍到,没什么亲戚和熟人,在这里是很难立足的。就像我当初刚来喇荣的时候,一个熟悉的人都没有。这种时候,去跟别人乞讨一些东西也未尝不可。现在我们这里条件好了,这样的情况就不再有了。以前法王在世的时候,女众那边条件比较差,本来我们这个道场里男众女众是不能来往的,但法王特意开许,刚来的女众如果实在没有吃的,也可以让常住的人带她们到男众区去化一点缘,因为男众的条件相对稍好一点。有些准备出家,但还没剃度的女众,可能因为不好意思,用围巾裹着头,只露出一双眼睛,挨家挨户地去向大家乞讨,这在当时是法王特殊开许的。但后来这种情况基本上就没有了。从2017年以后,我们这里就不再接收新来的尼众。
此外,值得信赖的执事僧人(管家)和堪布应该负起责任,即使他们需要在道场的上院到下院之间乞讨化缘,也是无可非议的。
下院指的是下面的女众学院,上院指的是男众学院,如果女众这边实在没有条件的话,新来的人也可以到上院来找男众化缘,这是允许的。
财富受用这些东西,有时候有,有时候没有。尤其是,为了正法而历尽苦行的圣贤大德们,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不曾乞讨过的。所以,乞讨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。
法王告诉大家,没必要因为乞讨而不好意思。有些时候人难免遇到贫困窘境,不要认为这是很羞耻的事,不要那么想,因为金钱本来就是有时候有,有时候没有。就连无垢光尊者、华智仁波切等高僧大德,在修行过程中都有过乞讨维生的经历,这样看来,乞讨也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。
(堪布展示照片)
法王这张照片应该是在加拿大照的。
请你们这些施舍者端正态度,把自己有的酥油、糌粑等,尽快给他们一些。
那时候条件比较差,现在我们学院里糌粑和酥油很多,有些可能送都送不出去——不过自己还是留一点比较好,因为现在的疫情很令人担心。前两天马尔康出现了三例阳性,整个城市就里里外外戒严起来。所以,万一学院有了疫情,那个时候大家手头有一点糌粑也是好的。
今年是很不确定的一年,有专家分析,过了2022年可能会好一些,这时候正值人类的一个拐点,确实比较难熬。现在看来整个形势确实不太乐观,原来很多人都喜欢出国旅游,后来改成出省旅游,然后是城市周边游,而现在,能出自己小区门口都已经感到非常庆幸了。今天我们在学院里还能自由自在、有吃有喝,对比外面整个世界的困局,我们还算是比较幸运的。
当今世界变化太快,也许将来的人回看我们现在这个时代,就像我们回看历史上的唐朝一样,一段时间人类的经济、智慧、财富,各方面都达到鼎盛,而过一段时间又开始走下坡路。我们以后会这样说:“这个转经轮是兴盛时期做的。”“这些青稞是人们有福报的年代的粮食。”我在这里并不是想吓唬大家,但我们手头有些储备的话,心里至少会比较踏实。如果没有出现什么特殊情况,到时候也可以再处理掉。不必害怕屯粮会过期,像糌粑一般放五六个月都没什么问题。藏地的青稞储存起来,就像普洱茶一样,时间越久反而越好,所以实在不行就买一点青稞,到时候天天煮青稞汤喝,也可以维持生活。
现在的形势下,谁也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。有时候想想外面的城市,以前多么繁荣,经济、财富、资具各方面都十分丰足,可如今很多人连自己的生存都难以维系,可见人生中的财富并不可靠,一瞬间就会消失。在这个时候,大家如果手头有一点钱,最好不要马上花完,至少要给自己留一点应急钱。有的人一有钱就马上拿去上供下施,虽然这样功德很大,但你自己能活下去才是首要的。大家可以看到,不少企业家都在说,现在的目标是活下去。即便是国有企业,都面临着非常艰难的形势,许多都在苦苦支撑。全世界目前都已经走到了这样一个关头,这种时候,我们这里虽然有三宝的加持,但每个人自己也要有应对困难的能力。
有这样一个故事,一位修行人独自在山里闭关,每个月他的兄弟都会送来口粮。有一次,兄弟问他过得怎么样,他说:“挺好的,多亏三宝的加持,我才没有挨饿。”结果接下来的一个月,他的兄弟都没有出现,直到很久之后才送粮食来。修行人责问:“你为什么不给我送吃的,我差点就饿死了!”他的兄弟回答:“你那天不是说全靠三宝加持吗?既然你靠三宝的加持就能活下去,我就是多余的了。”于是这个修行人再也不敢这么说了。
所以,我们虽然依靠三宝的加持,现在还能衣食无忧,但我还是要提醒大家,不论个人还是集体,要随时做好最坏的打算。我也跟学院财务科说了,要储备一点粮食、药品,还有其他方面的资源。在这方面大家要多加考虑,因为这个喇荣山谷对于全世界而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场,未来的情势难以预料,所以我们需要做深远的观察和思考。
觉姆和喇嘛不管是谁,刚来的时候都有些困难,因此要好好关照爱护他们。
法王在这里要求,对远方来的人要多照顾。我们这里有些新来的人,确实刚开始时没有住处,没有资具,这种时候大家一定要多关照他们。我在过去很多年中,也会亲自去帮新来的人借房子、送吃的,到了后来,虽然我没时间亲自去做,但也会劝堪布、堪姆和管家,对身边那些生活困难又特别精进的人多给予帮助。我们也建立了一些扶贫会、功德会来提供各种支持,帮助他们度过暂时的难关。
法王以前也说过,一个人不可能永远身陷苦海,当他处在最艰难的瓶颈期时,只要帮他一把,很快他就会时来运转。有的人得了重病,这时候只要有人帮助他挺过来,过一段时间他就痊愈了;有的人刚来这里时处境艰难,钱也没有,熟人也没有,住处也没有,这时候只要有人帮他一下,很快他就能自己站稳脚跟。其实除了最艰难的时刻,他们并不需要你一直照顾。所以,看到有新来的人需要帮助的时候,希望大家都能给予一些关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