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凡讲解·第27课
2022年9月28日
第50节·关爱年迈父母
我们平常需要一个小小的威仪,就是对远方的客人、久病的患者、年迈的父母等要恭敬承侍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
威仪就是行为的意思。法王如意宝在这里讲了三个方面的行为,对待客人,照顾病人,还有恭敬承侍年老的父母。
无等阿底峡尊者不是说过吗,“这和修空性大悲藏没什么区别”。在光明大圆满中,没有比空性大悲藏更超胜的修法了。同样,即使你实修大手印、大中观等浩瀚法理中的任何一个法,也没有比空性大悲藏更好的实修法了。阿底峡尊者已经直接讲了,孝养父母与修空性大悲藏没有区别。《中观宝鬘论》也宣说了孝敬父母有不可思议的功德。
阿底峡尊者说过,对客人、病人、父母恭敬照顾,跟修空性大悲藏没什么区别。在我们所有的修行中,空性大悲藏——也就是观空性和对众生修悲心,这是最珍贵的修法。而我们对病人、老人、远方的客人悉心照顾,对父母孝养,实际上就和修这种胜义法一样,功德非常大。
此外,《俱舍论》也说:“虽非圣者然而于,父母病人说法者,最后有者之菩萨,供养功德无有量。”
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教证。这本书里法王引用的教证,我希望大家都背一背,因为这些都是很关键的道理。法王引用教证时,一般都是背诵而出,不是先看书再从里面摘录引用。所以背诵教证是很重要的。
即使不是圣者,但对父母、病人、说法者或讲法的上师、最后有菩萨进行承侍,功德也无法衡量。
孝养父母的功德非常大。我们作为出家人,也应该对父母进行承侍供养,戒律中也说过,自己所得的一部分是可以供养给父母的。《善生经》里也讲过孝养父母的方式和功德。
“最后有菩萨”就是那些从此不需要再流转轮回的人,比如义成王子之类的,就称为最后有菩萨。
对最后有者菩萨进行承侍,也有同样的功德。最后一次来到这个世间的就是最后有者,就像义成王子。我们这里有没有最后有者?最后一次来喇荣的?(众笑)
所以,居士学院、尼众学院、汉学院、喇嘛学院,不管是谁,对年迈的父母都要尽量说话温柔、做事体贴。想想父母以前有多爱你。现今,父母也不同于别人,是你遇到大乘法的不共增上缘。因此,对老父老母,要柔声细语,温柔体贴地照顾。
我们喇荣佛教大学分为这四大学院。不管你属于哪个学院,对年迈的父母都要尽量说一些温柔的语言,做一些体贴的事情。你能遇到大乘佛法,实际上都是依靠父母的因缘,就如《如意宝藏论》所讲的一样。
新闻上说,到2035年的时候,中国的60岁以上老人将占到总人口的30%,比如说总的人口是14亿,就有大概4亿是老年人,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。很多人可能将来都照顾不了自己的父母,尤其是现在很多年轻人,就跟日本的情况一样,自己去城市里生活,把父母留在乡下,条件好点的找个保姆,自己根本不去照顾父母,这是很可悲的。
所以我们即便出了家,也不能对父母不管不顾。有些堪布、堪姆是独生子,父母年老后没有其他人照顾,也没办法把父母带到这里来,最后不得不请假下山照顾父母,连讲经说法都无法继续了。这方面藏地和汉地情况有所不同。在藏地,出家人的父母有亲朋好友照顾,但在汉地,不论传统还是现在的形势,养老都是自家的事。所以有些出家人如果父母没人管,自己也不得不去照顾。虽然闻思修行、弘法利生很重要,但作为一个修行人,尤其是大乘出家人,如果把年迈体衰的父母弃之不顾,自己在山里精进修行,那也不行。所以,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,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。
年轻人的心还是很幼稚的,虽然是自己的父母,但觉得他们又老又脏。也可能有这样的人。
如果父母长寿,到了像我们这样的年纪,就会满头白发、满脸皱纹,嘴里没有一颗牙,走路需要靠拐杖。如果他们不长寿,即使没有变成这样,无论如何,也千万不要轻贱虐待父母。
不知道这段话是法王哪一年说的,记忆中他从来没有老成这个样子。但很多人到了垂垂老矣的时候,确实是这样的。现在这个社会中,有些人确实会嫌弃自己的父母又老又脏。无论如何,也千万不要轻贱虐待父母和其他老人。
即使不是父母,对其他老人也要同样善待。就像邬金仁波切说的“恭敬爱护悲伤老人”,人一旦老了,无论是谁,心都非常脆弱。因此,我们要对所有老人照顾有加。在经堂里,他们可以随意坐在某个座位上,这样可以方便出入,让他们尽可能心情愉快,我觉得这样很好。
当时居士林的老年人比较多,他们有些腿脚不方便,法王特意关照,让他们随意坐在经堂任何地方,包括门口。我们现在“政策”有点不同,不能随意坐,60岁以上必须坐到法座周围。但这其实是对老年人的一种特殊照顾,他们对这种安排还是很开心的,都很守规矩,听法也很有意乐。这种安排也比较方便,能让老年人尽可能地心情愉快,看来我们这个“政策”,还是很符合法王老人家意愿的。
老年人不会在这个世界上活很久,他们和你们年轻人完全不一样,内心非常脆弱。有句俗话说得好:“微微的气息都觉暖,飞禽的影子都觉寒。”
所以,我们应该尽量尊重老人。
这句话有些伤感,老年人不会在这个世界上活很久,他们不会在这个世界上活很久,要记住啊!
藏地有这种说法,人到晚年心是很脆弱的,哪怕微微的气息,他都会觉得好温暖,稍微给他说几句赞叹、安慰的话,或者是给他一颗糖、一点茶叶,他都会非常开心。但如果有一点点不好的感觉,哪怕是空中飞禽的影子投到身上,他也会觉得很寒冷。这是一种比喻,就像被别人欺负了,谁对他稍有一点不客气,他就特别伤心。所以人随着年龄的衰老,心态也会变得完全不同,再也不复年轻时的坚强。
人到老来就是这样。我已经尽量做到给他们最好的照顾,希望道友们也不要欺负他们,如果他们有什么需要,大家要多多给予关怀。年老和年轻的界限该怎么划分呢?这在其他的论典中有广说。要记住法王的话,老年人不会在这个世界上活很久。所以我们要尽量尊重老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