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7.“浊世一切智者”——仙得巴
文殊智——班玛班扎——得洛巴——那洛巴——仙得巴。
仙得巴在印度摩羯国出生,身为婆罗门种姓的他从小就显出纯熟超人的睿智。他精通浩瀚如海的《吠陀》及其全部支分,还有八种观察等。有些学者认为他出生在贵族豪门,并非婆罗门种姓。仙得巴在乌旦布绕的一切有部教派中出家,并迅速通达了声闻乘三藏。他前往享有盛名的布扎马西拉寺,在瑟达日上师及众多的大师和大智者前聆听了所有经典和论典,成为一位声名鹊起、众人尊敬的大阿阇黎、大长老。他曾在索玛不日寺院任亲教师,并在很多年里担任寺中传戒师一职。后来,他又依止了仁钦扎巴、那伯•丹策多吉和拓加纳等上师。
这位阿阇黎过目不忘,所听述的一百多部续部全都铭记于心、倒背如流。后来,他前往马拉巴,在不闻人声,唯有天籁之音的山中修行了七年。他在禅定的旷达境界中见到了文殊菩萨、度母、弥勒菩萨,享受了无比清凉的莲花妙法甘露。他们宣说的佛法精华和无著菩萨的观点甚相吻合,因此,阿阇黎的究竟观点就是无著菩萨的观点。一次,于光明梦境中,他得到度母的指示,让他前往圣嘎拉(斯里兰卡)。同一天,圣嘎拉国王在梦中得到授记:
“赡部洲有一位宝源寂上师(仙得巴),请你务必迎请他,他将在你的国度弘扬大乘佛法。”
阿阇黎到达圣嘎拉时,圣嘎拉国王早已列队在那里热切迎候。他们将尊者及其所携的两百多部大乘经典迎请到国中。尊者在圣嘎拉的七年中,广弘大乘博大精深的法义,使圣嘎拉出现了五百名大乘僧人,大乘佛法极为兴盛。虽然以前也曾有大成就者到过圣嘎拉,但僧人可能都属于声闻乘。
七年后,仙得瓦离开圣嘎拉,穿越大海返回故土。途中,大海掀起巨浪,一伙凶恶的海盗持刀强行登上他们的船。在一片慌乱与惊叫声中,阿阇黎面不改色,安详而从容,他念诵真言,向海盗抛撒金色海沙,所有的海盗都被制伏。惊涛骇浪消失无踪,海面重又光滑如镜。
尊者回到印度南方,瞻拜金刚座后,准备前往汉地五台山修行。当晚,当地国王于梦中见到了真实的佛陀,一个神秘而又鲜明的影像。第二天早上,尊者恰好途经他的国都,国王以极高礼遇恭敬隆重地迎请尊者,再再祈祷阿阇黎留下。阿阇黎未能如愿实现梦寐已久的五台山之行,而是做了布扎马西拉寺的护东门班智达。有些历史书说这位国王就是马哈巴拉。有些说他是扎纳嘎,也即马哈巴拉国王的外孙。后一种说法比较合乎依据。
阿阇黎曾与二百多名外道班智达进行过精彩激烈的辩论,他口若悬河,智慧仿佛出自一个永不枯竭的无尽藏。最终获得了全胜的记录,声名如日中天。即便是在佛教的团体中,他深刻完整的智慧也无人与之比肩。他被国王尊为国师,赐封他“浊世一切智者”的称号。天界的阿罗汉纷然而下,在其前恭听佛法。尊者夜以继日浸润在妙法的甘露中。后来,那洛巴获得成就,尊者前去那洛巴面前谦逊地求授教言。
当尊者将近100寿诞时,已不能讲经说法。他断除了世间粗大的饮食,到寂静的僻地隐居。这时,他昔日的一位农夫弟子获得成就,因不能忘怀师恩,特地前来叩谢。他用隐身术在空中向上师顶礼,而后,他出现在上师面前,示现其身,说:“顶礼至尊上师。”
尊者问:“你是谁?”
弟子回答说:“我是农夫多贼。”
上师说:“我已经忘了这人。你把你的隐身教言赐给我吧。”
多贼将教言奉献给上师,尊者也非常专注地修持,终于感召金刚瑜伽母现身,赐予特殊的加持,使尊者获得了隐身成就。他的身体重又强健而完美无瑕。他回到弟子身边,更为清晰有力、滔滔不绝地重新为他们开示佛法奥义。
一天,他正坐在法座上,坐垫忽然被四个女人抬起,她们御风飘然而行,把他迎请到了邬金刹土。他在那里住了许多时日,在勇士勇母的众会中做会供,他唱了很多金刚歌,它们出自一个真正的喜悦源泉。空行主尊金刚亥母赞叹他是解释显密经典密义最殊胜的大智者。
当时,魔羯国的众多弟子不知上师去向何方,他们认为上师已隐身前往刹土,决定为上师做供养佛事。众人正忙碌准备,却见上师端坐在宝座上,正在微笑。尊者对众弟子讲述了云游刹土的经历,大部分弟子生起极大欢喜,感到不可思议,可也有人半信半疑。后来,来自邬金地区的人到金刚座供佛、经商,魔羯国的人向他们打听此事。他们说,阿阇黎前不久刚到过邬金布玛茶,在那里住了很久,他为四众阐演佛法精妙之理,他们三生有幸,曾亲耳聆听。自此,对此事的疑虑和争论才烟消云散。
阿阇黎从不间断地讲经说法,直到108岁圆寂。众弟子在清凉尸陀林准备荼毗大典,当第一缕火苗升起时,阿阇黎的遗体忽然消失不见,令弟子们无比震撼、伤心和叹息。尊者以自力造了许多续部的注释,后来他准备造《轮戒续》的注释时,金刚亥母未予开许。他到邬金刹土做会供时,曾和来自其他各地的大成就者共53人聚集一堂,对佛法进行了深刻而细致入微的研讨。